1. 首页 > 技术

番茄大棚喷花技术,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措施

在寒冷的冬季,番茄大棚内却是一片生机盎然。而在这片生机中,番茄大棚喷花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提高果实产量的关键,更是保证果实品质的秘诀。

番茄大棚喷花技术,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措施

番茄大棚喷花技术的必要性

番茄大棚越冬栽培,由于低温和湿度大的环境,花粉不易自然散出授粉,这直接影响了番茄的坐果率。因此,采用晴天中午敲花或放养熊蜂辅助授粉,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做法。只是,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时,喷花技术就显现出了它的价值。

喷花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喷雾器将防落素喷洒在番茄花朵上,以达到促进坐果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省工省时,而且效果显著。

优势 描述
省工省时 相比传统的授粉方法,喷花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
效果显著 喷花后,番茄的坐果率明显提高。
操作简便 喷花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1. 选择合适的喷花时期:一般在花穗有2-3朵花开放时进行喷花。
  2. 选择合适的喷花部位:喷花时应喷在花的背面,即花柄和花萼处。
  3. 控制喷花间隔期:在春秋季节,湿度高的时期,一般间隔3-4天;早春季节温度低的时期,每隔5-6天。
  4. 注意喷花温度:喷花时温度以天气及棚内的温度为主要依据,选温度在20—25℃的时间内喷花效果最好。

防落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 使用浓度:一般为14-16mg/L,浓度太低作用不显著,过高易出现畸形果、空洞果。
  • 浓度调整:浓度还应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高温时取浓度低限,低温时取浓度高限。
  • 蘸花试验:在施用前最好先进行蘸花试验,以确定适宜的浓度。

喷花后的田间管理

  • 及时放风排湿:坐果后要及时放风排湿,调节好棚室内温湿度。
  • 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防治,促进果实生长成熟。
  • 适当疏果:对于生长势和坐果力强的品种,要适当疏果,以保证果实品质。

案例分析

温州市农科院蔬菜所番茄组成员,于2009年1-3月在试验田进行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激素对番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防落素可以大大减少畸形果率,并且使用浓度也明显低于使用2,4-D的浓度。

番茄大棚喷花技术,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措施

虽然农户们传统上使用生长激素——防落素来促进和保证坐果,但必须严格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防落素,化学名为对氯苯氧乙酸,俗称“番茄灵”,通过喷花技术不仅省工省时,还能有效促进坐果。

三、大棚番茄早熟栽培的品种选择与技巧

在大棚番茄的早熟栽培中,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耐低温、抗病性好、丰产早熟的品种,如台湾红、西粉三号、早魁、强丰等。这些品种成熟后果实整齐,裂果少,非常适合大棚栽培。

喷防落素的间隔天数应根据季节和湿度进行调整。春秋季节湿度高时,一般间隔3-4天;早春季节温度低时,每隔5-6天。在上一次喷花后,当花萎蔫且果实开始膨大坐果时,再进行下一次喷花。

防落素的使用浓度一般为14-16mg/L,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效果。同时,喷花时的温度也很关键,最佳温度在20-25℃之间。秋季和夏初气温较高时,下午5:00以后喷花效果最佳;晚秋和春季,上午9:00-10:00或下午3:00-4:00为最佳时间。

喷花后,要及时放风排湿,调节好棚室内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防治,促进果实生长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防落素对番茄的嫩芽及嫩叶的药害较轻,使用较为安全。

喷花时应使用小喷雾器,当一个花穗有2-3朵花开放时进行喷花。喷花时,应喷在花的背面,即花柄和花萼处,避免喷在花瓣上。同时,要避免将防落素喷到植株嫩叶及生长点上,以免发生药害。

喷花后的田间管理同样重要。同一田块的不同植株和不同花穗可每隔3-5天喷1次,以花朵喷湿为度。使用效果能有效地提高番茄坐果率,对于幼果的膨大具有显著的作用,能防止落花,提早成熟,增产效果显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