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江小成种植竹荪,亩均收入超万元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位名叫江小成的农民,正以他的创新思维和不懈努力,书写着农业致富的新篇章。他选择了竹荪这种珍贵的食用菌进行种植,不仅实现了亩均收入超万元,更探索出了一条农村致富的新途径。

江小成种植竹荪,亩均收入超万元

竹荪种植:一场农业革命

竹荪,被誉为“真菌皇后”,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江小成看中了这一点,决定流转38亩土地,尝试种植竹荪。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这些竹荪长势喜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种植时间 亩产量 亩产值 亩均收入
今年6月 约75公斤 约2万元 超万元

据江小成介绍,竹荪的种植周期大约为4个月,一般从开春开始种植,6月份开始采摘。每亩竹荪可采干品约75公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40元左右计算,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扣除成本后,亩均收入超过万元。

创新种植技术:效益倍增

江小成在种植竹荪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进种植技术。他发现,利用毛竹林覆盖材料稻草、砻糠作为栽培原料,能够有效提高竹荪的产量和质量。此外,他还尝试了竹林套种竹荪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据专家介绍,竹林套种竹荪技术为有效解决食用菌生产“菌田矛盾”提供了一个方案。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够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农村致富新风向:竹荪种植引领潮流

江小成的成功实践,为农村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竹荪种植,将其作为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在江小成的带动下,当地竹荪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了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致富产业。

展望未来,江小成表示将继续改进竹荪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他相信,在创新种植技术的引领下,竹荪种植将成为农村致富的新风向。

绿色创收,竹荪种植成为巴南区稻+N种植新宠

在巴南区,一场结合稻田与竹荪种植的生态农业革命正在悄然展开。因为7月的到来,巴南区稻田水旱轮作种植珍稀食用菌竹荪进入了采收高峰期。这一种植模式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业结构,也为农民开辟了万元增收的新路径。据悉,竹荪的成功种植,每亩产值可达到4万元,成为了稻+N种植内容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废弃秸秆变宝,襄阳农民探索竹荪种植增收路

襄阳,一个地处汉水之畔的古老城市,这里的老百姓正以创新的方式,将废弃的植物秸秆转化为增收的金钥匙。竹荪,这种形状奇特、味道鲜美的珍贵食用菌,成为了襄阳农民增收的新选择。在襄城千弓生态园,记者见证了竹荪从破壳而出到成熟的过程,这一批次的五亩竹荪已进入收获期,预示着丰收的到来。竹荪的种植,不仅延长了农作物的产业链,还带来了生态效益,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江小成种植竹荪,亩均收入超万元

江小成:流转土地种竹荪,38亩地赚四十多万

常山县何家乡的江小成,今年初流转了38亩土地,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尝试种植竹荪。他说:“听说种竹荪效益不错,我就试试看。”如今,江小成的农场已种下38亩竹荪,预计明年将达到50亩。今年,他的农场赚了四十来万,这让他对竹荪种植充满了信心。江小成的成功案例,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了种植竹荪的参考和借鉴。

操场乡:50余亩竹荪,年产值预计70万元

操场乡,这个位于湖南省的一个小乡镇,如今正以其独特的竹荪种植模式,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该乡的竹荪种植面积已达50余亩,预计年产值将达到70万元。这个小小的菌菇,不仅成为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门路,还富了一方百姓。操场乡的实践证明,竹荪种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

在农村创业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浙江的一位小伙,便选择了竹荪种植这个项目。他在水尾镇水星村邬高林下种植专合社种植基地,种植的竹荪长势喜人,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位小伙的成功,为更多的农村创业者提供了信心和动力。

广东翁源县的席禾生物有限公司,近期尝试了竹荪种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在基地试种了10亩竹荪,预计收入在20万至30万元之间。这个数字,无疑为竹荪种植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永康市:毛芋田套种竹荪,双丰收可创收2万元

江小成在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在改进竹荪培养料的配方,争取明年竹荪产量更高。他的努力,将使竹荪种植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今年,合作社在组织社员外出参观考察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方式,尝试百香果套种竹荪及灵芝大棚种植竹荪30亩,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