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紫甘蓝春露地早熟栽培,探讨春季露地条件下紫甘蓝的早熟种植技术

紫甘蓝,这颗色泽艳丽的叶球,营养丰富,不仅适合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更是春季露地栽培的佳品。在河北省定州市城郊,紫甘蓝的春季露地栽培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不仅销路好,效益高,每亩产量高达2000-3000千克,收入在2500-3000元之间。

紫甘蓝春露地早熟栽培,探讨春季露地条件下紫甘蓝的早熟种植技术

环境条件

紫甘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甘蓝相似,喜温和凉爽的气候,但抵抗低温和高温的能力较强。叶球生长适温为15-20℃,以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和中性壤土种植最宜。

选择良种

选择适宜春露地栽培的荷兰早熟品种“早红”,其叶色为紫红色,叶球为卵圆形,单球重0.75-1千克。从定植到收获仅需65-70天。

适期播种

春露地栽培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上中旬进行保护地育苗。采用干子播种,营养钵育苗。播种前将营养土充分浇水,播种后覆土1.5厘米,然后盖膜,促壮苗早发。

培育壮苗

一般苗龄为70-90天。播种后20-30天出现2片真叶,其间保持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幼苗出齐后,把温度降到白天20℃,夜间10℃,以防止幼苗胚轴伸长。幼苗期从3片真叶到6-8片真叶需要45-60天。定植前进行低温锻炼,白天保持在15℃,夜间7-8℃,逐渐地接近于露地的温度。壮苗标准是:具有6-8片真叶,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

整地施肥

紫甘蓝是喜肥作物,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圈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钾肥15千克,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一般做成1-1.2米的平畦。

田间管理

在幼苗期、莲座期和包心期共追肥4-5次。其中莲座期和结球包心期需肥量最大,应重施。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10-15天,每亩随水施入尿素15-20千克。莲座中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钾肥10千克。从定植到莲座后期约30-40天,当心叶开始内合表明已到开始结球期,结球期是紫甘蓝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也是需要肥水量最大的时期。保证充足的肥水是长好叶球的基础。所以结球期要结合浇水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收获前不要肥水过大,以免裂球。注意排水。

病虫害防治

结球期易发生软腐病,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对菜青虫、甘蓝夜蛾可喷洒2.5%功夫菊酯3000-4000倍液防治。

适时定植

露地栽培不宜提早,以免造成未熟抽薹。定植时期,可在3月下旬至4月初。采取“水稳苗”,水量不宜过大,以促使快缓苗和提高地温,增强幼苗的抵抗力。定植行株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定植2500-2600株,栽植深度以叶片留在上面,心叶不埋入土为标准。

紫甘蓝春露地早熟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种子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实现紫甘蓝的高产、优质、高效。

技术环节 具体措施
种子选择 选择适宜春露地栽培的荷兰早熟品种“早红”
播种育苗 1月中旬至2月上中旬进行保护地育苗,干子播种,营养钵育苗
田间管理 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莲座中期进行第二次追肥,结球期结合浇水追肥2-3次
病虫害防治 结球期易发生软腐病,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
适时定植 3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行株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定植2500-2600株


通过分析紫甘蓝春露地早熟栽培,探讨春季露地条件下紫甘蓝的早熟种植技术。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紫甘蓝春露地早熟种植攻略。

一、紫甘蓝的种植优势与市场需求

紫甘蓝春露地早熟栽培,探讨春季露地条件下紫甘蓝的早熟种植技术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紫甘蓝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紫甘蓝的种植技术将不断优化,品种将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因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紫甘蓝的种植效益有望进一步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