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圣女果低温障碍:指在低温环境下
作者:渔舟茶韵•更新时间:3小时前•阅读3
圣女果,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种植过程中,低温障碍却成了困扰许多农户的难题。本文将深入解析圣女果低温障碍,帮助您了解其成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圣女果低温障碍的成因
圣女果起源于热带,对温度要求较高。当气温低于13℃时,圣女果不能正常坐果;夜温低于15℃易造成落花落果;气温在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易发生冷害;长时间低于6℃植株将死亡。此外,圣女果对缓慢的降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对突然的降温抵御能力较差。
症状 | 表现 |
---|---|
营养生长状态 | 至今年稳定在 2.0xl04hm2左右,果品远销全国 |
花粉粒萌发及花粉管伸长不良 | 受精受阻,易发生落花落果 |
结果期 | 白天较高温度,利于植株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夜间适当低温有利养分的积累,促进圣女果生育的生态环境条件 |
根系生长受阻 | 10cm地温≤ 1.1,温度 12℃时 |
生理障碍 | 5℃以下时根系就会发生生理障碍 |
- 及时采取挽救措施。虽根系尚未冻坏,仍可长出侧枝但产量会大减,建议拔除,改种其他蔬菜。
- 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 选用耐低温品种,如津粉65抗寒性较好。
- 注意植株的低温锻炼。保护地栽培放风时要缓和,避免急剧降温。
- 根据天气预报,于傍晚喷洒巴姆兰丰收液膜25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
由特色圣女果低温障碍:指在低温环境下,圣女果生长受阻,品质下降的现象。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低温逆境下圣女果品质提升策略的方向。
低温逆境下的具体症状
在低温逆境下,圣女果的幼苗会遇到多种生长障碍。比如,子叶上举,叶背向上反卷,叶背发紫;中上部的叶缘、叶肉变白,直至萎蔫干枯。更为严重的是,顶芽生长点受冻,形成畸形花、畸形果;果实不易着色成熟或着色浅,影响品质。这些症状的出现,无疑对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面对低温逆境,圣女果种植户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要注意植株的低温锻炼。在保护地栽培时,放风时要缓和,避免急剧降温。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此外,及时采取挽救措施,如拔除病株、改种其他蔬菜等。最后,选用耐低温的品种,如津粉65,其抗寒性较好。
以我国某地区圣女果种植户为例,该地区常年种植圣女果,但由于连作障碍,植株生长势弱,病虫害问题突出。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种植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 选用耐低温品种,如津粉65。
- 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 及时拔除病株,改种其他蔬菜。
- 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果实品质。
通过以上措施,该地区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种植户的收入也逐年增加。
因为全球气候变化,低温逆境对圣女果生长的影响将更加严重。因此,研究低温逆境下圣女果的种植技术,提高其抗逆性,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选育抗寒性强的圣女果品种。
- 探索更加有效的低温逆境管理技术。
- 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果实品质。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圣女果产业在低温逆境下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