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忽视饲料营养均衡,导致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
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鸵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养殖户的目光。只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少养殖户却忽视了饲料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导致鸵鸟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饲料营养不均衡的原因
1. 缺乏专业知识:许多养殖户对鸵鸟的营养需求了解不足,导致饲料搭配不合理。
3. 饲料单一:长期单一饲料喂养,使鸵鸟无法获取全面营养,影响其生长发育。
2. 抗病力下降:缺乏必要的营养素,使鸵鸟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3. 经济效益降低:由于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
四、案例分析
养殖户姓名 | 养殖规模 | 饲料营养均衡前后的对比 |
---|---|---|
张先生 | 500只 | 生长速度:由每月0.5公斤提升至每月1公斤;抗病力:由每月发病率10%降至5%。 |
李女士 | 300只 | 生长速度:由每月0.4公斤提升至每月0.8公斤;抗病力:由每月发病率15%降至8%。 |
饲料营养均衡是鸵鸟养殖的关键因素。养殖户应重视饲料营养均衡,通过咨询专业人士、选择优质饲料、多样化饲料搭配等措施,提高鸵鸟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鸵鸟养殖过程中,青贮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来源,其制作方法尤为重要。青绿饲料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硝酸盐,如小白菜、白菜、甘蓝、苋菜等。硝酸盐在还原菌的作用下,可大量地还原为亚硝酸盐毒物。因此,在制作青贮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确保青绿饲料的新鲜,严禁使用发热、发霉、变色、过夜、腐烂的青绿饲料。在温暖季节,当天的青绿饲料最好用美兰水浸泡后使用,以防亚硝酸盐中毒。此外,还要根据鸵鸟的生理需求,合理搭配青贮料的种类和比例。
二、鸵鸟养殖中的误区与对策
在走访一些特种养殖农场时,发现不少养殖户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特种养殖是迅速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媒体的影响,往往出现一个新品种就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忽略专业知识和技术。几年经营下来,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养殖技术不到位,市场不可控,有时甚至不如传统养殖。因此,养殖户应摒弃这种误区,注重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养殖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育雏保温方式的优化
育雏保温是鸵鸟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育雏保温方式有很多,如火墙、火炕、电热毯、暖房、暖床等。比较而言,使用暖气、电热毯加保温灯的保温方式操作性强,实用可靠,克服了其他保温方式的缺点,较好地处理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育雏室的清洁与消毒,及时更换育雏室,并对其进行熏蒸消毒,以确保鸵鸟的健康成长。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饲养人员要注重观察鸵鸟的行为和生理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有些病鸟会表现出假吃现象,即与大群鸟一样奔跑、吃食和饮水,但并不下咽。这种现象容易被饲养人员忽视,导致病情恶化。因此,饲养人员应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鸟,这是治疗的第一步。此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观察鸵鸟的采食、饮水、排泄等情况,确保鸵鸟健康成长。
五、防止亚硝酸盐中毒的措施
六、青贮料的制作要点
实践证明,青贮玉米作为鸵鸟青粗饲料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收割时间要早于奶牛用青贮玉米10~20天;添加5%~15%的麦麸混合青贮,以降低含水量;最后,青贮料的长度要短于奶牛用青贮,以2厘米左右较好。在使用工业铡草机时要做到刀快、簧紧、进料连续均衡,以防止纤维球的形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