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拱棚西瓜与山药间作栽培,探讨两种作物共生模式
早春时节,利用大拱棚进行西瓜与山药间作,不仅能让这两种作物同步收获,还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独特栽培模式,为您的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一、拱棚结构搭建
拱棚结构是间作成功的基础。我们选择棚宽7米,中央拱高2.5米的设计,棚长则根据地块实际情况来定。拱形棚架材料一般使用水泥预制件,也可选用竹材,通过埋土固定和铁丝连接,形成稳固的棚架。
材料 | 规格 | 用途 |
---|---|---|
水泥预制件 | 宽度:7米,高度:2.5米 | 拱棚主体结构 |
竹材 | 直径:10-15厘米 | 拱棚辅助支撑 |
铁丝 | 直径:2毫米 | 连接和固定材料 |
二、开沟整地
每个拱棚内需开挖两个定植沟,中心点分别位于棚中心点左右2.7米处,沟宽和深均为0.8米。挖沟时注意分别堆放底土和表土,回填时先表土后底土,确保土壤均匀。
三、西瓜定植
西瓜定植前10-15天扣棚,以提高棚内温度。当棚内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定植。株距35厘米,每棚种植2行西瓜,每亩栽植550棵。
五、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温度调控、肥水管理、整枝吊蔓、留瓜授粉等。要注意保持昼夜温差,适时适量浇水,合理施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西瓜一般于5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山药在7月份收获。西瓜收获后,要满足山药对肥水的需求,每亩增施氮磷钾复合肥20千克,以促进山药块根生长,增加产量。
在田间管理方面,李先生注重温度的调控。西瓜缓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不低于15℃;山药出芽后,按照西瓜的生长发育要求调节棚温。西瓜花期温度可稍高,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17℃;坐瓜后,白天应酌情放风降温,保持较大的昼夜温差。
水分管理上,前期减少浇水次数和水量,以防止地温下降。膨瓜期要浇足水,促进果实膨大。西瓜整枝时,采取双蔓整枝法,确保主、侧蔓单轴延伸。同时,要及时摘除萌发的副蔓,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西瓜选用主蔓上第2朵雌花留瓜,并要及时进行授粉。授粉后,李先生会作出标记,以便根据西瓜成熟天数推算成熟期。
九、山药收获
山药在7月份即可根据市场行情收获上市,为李先生带来了又一笔可观的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