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园村农民种植佛手瓜,收益颇丰
在贵州这片石漠化土地上,农民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种植玉米。他们开始尝试种植佛手瓜,一种既美味又收益丰厚的农作物。与种植玉米每亩纯收入仅约400元相比,佛手瓜的效益显而易见。
丰收季节,佛手瓜挂满枝头
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是佛手瓜上市的最佳季节。在这个时间段内,市场收购价格不断攀升,近日已达1元/市斤以上。在徐闻县龙塘镇木棉村委会槟榔园村,大部分农民种植佛手瓜,收获颇丰。
年份 | 平均总亩产 | 每亩纯收入 |
---|---|---|
2021 | 30000 | 10000以上 |
以平均总亩产3万多市斤计算,市场价格稳定且除去成本后,每亩至少纯收入一万元以上。
近年来,多地正在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例如,盘活村集体资产等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标准化种植,共同致富
近日,记者在枣庄、德州、临沂等地采访发现,多地正在积极推广佛手瓜种植技术,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村民们纷纷提出建议,将进行标准化种植和简易化种植的农户合在一起,成立专业合作社,方便统一管理,提高市场话语权,实现种植户收益最大化。
佛手瓜产业,振兴农村经济
惠水县从2016年开始重点发展佛手瓜产业,近4年来,该县紧紧围绕省委“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严格遵循“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产业“八要素”,聚焦坡耕旱地低效种植调减和500亩以上产业结构调整。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泮洋乡上洋村的尚洋农业合作社佛手瓜种植基地,看到四周瓜棚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佛手瓜,个大饱满,煞是喜人。上洋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该村一位黄姓的佛手瓜种植户介绍,种植佛手瓜不仅产量高、管理简便、不需喷施农药,而且营养丰富、耐贮运和市场价格较为稳定。多年来,该村大部分农户种植佛手瓜尝到甜头后,去年良姜村、埚仔村、大塘村、朋寮村等邻村部分农户也改种佛手瓜后都喜获收益,成了村民致富的又一亮点。
合作社+农户,共谋发展
产业经营以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主,佛手瓜扶贫产业园区核心区域采取一支部一社两户即:产业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贫困户的专业合作经营发展。
近年来,蓝田乡立足“中国团餐之乡”资源优势,以打造团餐食材基地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盘活土地,大力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玉米、佛手瓜等特色种植业,探索乡村振兴致富新路径,带动农民致富。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结合纳坝村地理条件,村干部通过与村民共商,决定把佛手瓜种植作为该村一个增收产业来培育。去年3月引进望谟县黔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佛手瓜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新的致富机会。
从槟榔园村农民种植佛手瓜,收益颇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出发,我们现在转向槟榔园村佛手瓜致富,乡村振兴新典范。。
石漠化地区的绿色希望:佛手瓜种植的崛起
探索增收新路径:多地的乡村振兴实践
合作社的力量:统一管理,提升收益
共商共建,共创未来:纳坝村的佛手瓜种植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