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探讨杏鲍菇生长环境与种植方法

在现代农业中,杏鲍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佳的食用菌,越来越受到种植者的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杏鲍菇的生长环境与种植方法,助您轻松掌握室内外栽培技术。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探讨杏鲍菇生长环境与种植方法

一、杏鲍菇的生长习性

杏鲍菇适应性较强,既可在室内栽培,也可在室外大棚中进行。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出菇最适温度为12-18℃。杏鲍菇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在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阶段,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二、室内栽培技术

1. 栽培环境

室内栽培需要选择通风良好、光照适宜的场所。棚内泥土要求疏松肥力足,确保杏鲍菇生长所需的养分。

杏鲍菇适用袋装,栽培袋选择聚丙烯15*30*0.04cm规格的袋较适。培养料混合搅拌均匀,含水量掌握60%,灭菌前pH值6.5-7。

待料袋冷却到23℃以下时,置于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入杏鲍菇菌种。接种后置于事先消毒过的干燥室内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23-25℃,最高不超28℃,最低不低18℃。接种后5-7天菌丝定植;20天后新陈代谢加快菌温上升,室温应调至22-23℃为适。

杏鲍菇适应性很强,栽培原材料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均可。常用配方有:杂木屑77%,麦麸或米糠16%,玉米粉5%,食糖1%,石膏粉1%;棉籽壳46%,杂木屑35%,麦麸15%,玉米粉2%,碳酸钙1%,食糖1%;玉米芯50%,棉籽壳30%,麦麸15%,玉米粉3%,食糖1%,碳酸钙1%。

菌丝长满管需8~10天,用后三种培养基还可加快菌丝生长速度。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相同,可采用木屑麸皮培养基,其配方为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谷粒作培养基。

四、病虫害防治

杏鲍菇的病虫害主要有跳虫、线虫、菇蛆等。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栽培管理,保持通风、透光、湿度适宜;定期喷洒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五、采收与保鲜

杏鲍菇从接种到第一潮采收,一般55-60天。产量较高,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初期圆形,成熟时菇柄粗长,盖面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后清理料面残留及环境,停止喷水,生息养菌5-7天后,继续喷水、控温、通风,促使再生第2潮菇。

六、案例分析

某种植户在2019年采用室内袋装栽培杏鲍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生物转化率达100%,每袋平均长出2朵杏鲍菇,单朵重量60克,总产量达到1200公斤,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并非难事,只要掌握好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栽培材料和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就能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栽培方式 温度要求 湿度要求 光照要求
室内袋装栽培 23-25℃ 85-90% 适宜
室外大棚栽培 12-18℃ 85-90% 适宜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探讨杏鲍菇生长环境与种植方法

以河南好美特为例,他们采用的种植方法包括培养料的混合、装袋、灭菌等环节,每个步骤都严格把控,确保菌种的健康生长。杏鲍菇的适应性很强,可以使用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多种原材料,但要注意原料的配比和含水量控制,以保证菌丝生长的适宜环境。

室外大棚:因地制宜的种植策略

室外大棚栽培杏鲍菇同样需要精心策划。在北方地区,利用蔬菜大棚进行冬季栽培,是提高杏鲍菇产量的有效途径。根据杏鲍菇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和栽培方式至关重要。福建省古田县的农民在秋季接种,经过45-50天的发菌培养,进入出菇阶段,成功实现了冬季的鲜菇供应。

在室外大棚中,要注重通风和光照的控制。子实体发育生长期温度控制在12℃以上,18℃以下,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菇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适时进行喷水保湿,保持适宜的湿度,促进杏鲍菇的健康生长。

在杏鲍菇种植过程中,案例解析是提升产量的关键。以某农户为例,他们在种植杏鲍菇时,采用了以下策略:选择优质菌种,确保菌种的健康和活力;严格控制培养料的质量,确保菌丝生长所需营养的充足; ,加强病虫害防治,降低损失。

杏鲍菇种植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潜力的领域。通过不断经验,优化种植技术,相信杏鲍菇种植会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