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杨军伟返乡养孔雀,每只售价700元
养殖场的“孔雀盛宴”
杨军伟的养殖场,位于湖北十堰的梅铺镇,这里的孔雀,仿佛是一场盛大的自然“孔雀盛宴”。400多只孔雀在阳光下展翅开屏,时而咕咕叫着,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32岁的杨军伟,大学毕业后曾是一名教师。2011年,看到电商产业的兴起,他辞去工作,与妻子一起创办了四家网店,主要销售女装。
只是,因为时间推移,杨军伟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热爱——家乡的生态环境。2014年,年近六旬的父亲因心脏病返回家中,杨军伟决定利用家乡的资源,让父亲不再闲散,于是他选择了孔雀养殖这一生态项目。
养殖技术:挑战与创新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14年 | 从湖南购入400只孔雀幼鸟 | 养殖场成立,但幼鸟成活率低 |
2015年 | 学习养殖技术,降低孔雀死亡率 | 养殖技术逐渐成熟,成活率提高 |
2016年 | 拓展养殖规模,寻求合作伙伴 | 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养殖,形成规模效应 |
经济效益:每只孔雀价值700元
如今,杨军伟的养殖场大小孔雀超过460只,每天饲料成本约100元。杨军伟计划一年后出售全部孔雀,预计能挣得30万元。
孔雀产业:绿色致富新途径
孔雀不仅是一种观赏性强的珍禽,还是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体的养殖珍禽。蓝孔雀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
此外,孔雀粪便还能制作有机肥,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孔雀蛋也是一项重要收入,每个能卖到60元,一年能产40个蛋,年收入也有2000多元。
未来展望: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
杨军伟表示,近期打算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动周边村民一起养殖孔雀,共同致富。他认为,通过养殖孔雀这一生态项目,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为村民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如今,杨军伟的养殖场已经成为家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正带领着村民们,迈向一个绿色、可持续的致富之路。
从教师到养殖户:杨军伟的转型之路
孔雀养殖并非易事,杨军伟初期因经验不足,孔雀幼鸟死亡严重。但他并未放弃,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养殖技术。今年4月,他的第一批孔雀成功售出,以均价700元的价格,挣得3万元。
孔雀的经济价值:从观赏到食用
2014年,杨军伟 投资孔雀养殖,但由于父亲缺乏经验,180只孔雀死掉了三分之一。只是,杨军伟并未气馁,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回到老家,继续养殖孔雀。
网店与养殖:双管齐下的经营模式
除了养殖孔雀,杨军伟的网店也经营得有声有色。他计划继续扩大网店规模,同时,将养殖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共同推动孔雀养殖行业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