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四川纳溪区5万亩麻竹笋因品质优良

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里,生长着一种名为麻竹的优质竹子。这里,麻竹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因品质优良,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四川纳溪区5万亩麻竹笋因品质优良

麻竹产业,纳溪区的绿色银行

纳溪区的麻竹种植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其中,纸浆竹林1231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67.1%。

竹种 种植面积 占比
慈竹 1000亩 6.7%
绵竹 2000亩 13.3%
撑绿竹 1500亩 10%
硬头黄竹 1200亩 8%
西凤竹 1100亩 7.4%
麻竹 1231万亩 67.1%
吊丝球竹 900亩 6%
巨黄竹 800亩 5.3%
粉单竹 700亩 4.7%

家里种了10亩多地的麻竹,卖竹笋收入可达1万多元。”同时,区农业技术部门也派出技术人员,长期深入到麻竹基地的农户家中,传授麻竹高产无公害种植技术,指导农户施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和肥料,生产放心笋。同时,通过发展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农户的发展。

麻竹笋市场,供不应求

7月14日,笔者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市场上看到,麻竹笋十分走俏,平均每公斤卖到了5元,并远销到了成都、重庆、贵州等地的市场,仅麻竹笋一项,收入最多的农户年收入就达2万多元。

纳溪区农民种植麻竹的积极性高

近两年,纳溪区农民种植发展麻竹的积极性高,全区集中成片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农民种植麻竹发展笋竹两用林尝到了不少甜头,卖麻竹笋的农户张兴贵说:“我早晨挑了100多斤到市上来卖,不到中午就卖完了。”

流转土地种竹子,时令季节卖竹笋,林下空地养生态鸡……这样的做法在我省农村已经十分普遍,只是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的麻竹种植大户戴小宇,在他的150亩麻竹林创造了一年80万元的纯利润,让当地村民羡慕不已。为了保证绿壳鸡蛋品质,戴小宇对黑羽乌骨蛋鸡实行全天候视频监控饲养,确保蛋鸡健康产蛋。

正是冬笋收获季节,11月29日,走进冬笋重要产地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竹林映入眼帘,趁着难得的晴好天气,村民余洪良一大早便招呼上邻里一同上山采挖今年的第一批冬笋。冬笋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因其质嫩味鲜、清脆爽口,深得食客喜爱。

我们就从竹子的建筑、竹笋、竹纤维、翠竹赛事、竹艺、竹酒、造纸产业等层面的投资来和网友聊聊四川竹子产业的投资状况。

10、泸州市纳溪区...

种植技术提升:从农田到“绿色银行”

四川纳溪区5万亩麻竹笋因品质优良

市场前景广阔:麻竹笋成为抢手货

生态循环:林下经济助力农民增收

纳溪区的邹先明,凭借过硬的种植技术,将20亩麻竹变成了自己的“绿色银行”。每年仅靠卖麻竹笋,就能实现收入超过5万元。他的成功,为当地农民树立了榜样。

因为麻竹产业的不断发展,纳溪区的农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麻竹产业将会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