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淡水鱼类春季易发疾病,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春天,万物复苏,但淡水鱼类的养殖户们却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春季,因为气温和水温的逐渐升高,鱼类易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扰,导致疾病多发,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成活率。

淡水鱼类春季易发疾病,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春季淡水鱼类易发疾病概述

疾病类型 常见疾病 症状
细菌性疾病 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疖疮病 体表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食欲减退,游动缓慢,鳃丝肿胀,粘液增多等
真菌性疾病 小瓜虫病 皮肤、鳍条或鳍瓣上出现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等
寄生虫疾病 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锚头鳋病、中华鳋病 体表充血、发炎、糜烂,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呼吸困难等
  1. 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进行水体消毒预防。
  2. 提早开食,增强鱼的体质,重视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3. 定期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敌百虫、辛硫磷粉等药物进行全池泼洒,预防原生寄生虫性鱼病。
  4. 使用生石灰、溴氯海因等药物定期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性疾病。
  5. 在水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投喂量,做到适量投喂,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及免疫调节剂。

具体疾病防治方法

1. 水霉病

症状:体表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食欲减退,游动缓慢。

防治方法:可用0.3ppm~0.5ppm晶体敌百虫溶液全塘泼洒,即可防治。

症状:病鱼鳞片竖立,体表粗糙,竖起的鳞片向外张开,用手按压有液体从鳞下喷出,鳞片随之脱落。

症状:体表充血、发炎、糜烂,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鳃组织细胞坏死,病鱼呼吸困难。

症状:鱼体瘦弱,影响生长,并可引起细菌性疾病并发。

防治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50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或用2ppm的亚甲基兰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

春季是淡水鱼类疾病高发期,养殖户们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日常管理,确保鱼类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淡水鱼类春季易发疾病,影响生长和成活率。的部分结束,现在开始春季淡水鱼病害防治策略解析。

淡水鱼类春季易发疾病,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鱼虱病在低温季节极易流行,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 每亩水深1米,使用500克辣椒粉和100克生姜干片煎煮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
  • 使用2ppm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每隔两天一次,连续三天。
  • 使用0.3ppm~0.5ppm晶体敌百虫溶液全塘泼洒,可有效防治。

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可见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治疗方法如下:

  • 使用0.04ppm溴氯海因或0.25ppm超碘季胺类药物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到三天。
  • 水霉病:使用0.3ppm~0.5ppm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 竖鳞病:使用0.3ppm~0.5ppm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 赤皮病:使用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或使用500ppm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 细菌性烂鳃病:使用0.8ppm硫酸铜与1ppm漂白粉混和溶液浸洗病鱼15分钟~20分钟,或使用0.15ppm苯扎溴铵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到三次。
  • 疖疮病:使用0.7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隔两天泼一次,连续三次。

为了有效防治春季鱼病,以下要点需注意:

  • 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进行水体消毒预防。
  • 提早开食,增强鱼的体质,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 定期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Ⅰ型0.6ppm~0.7ppm或敌百虫、辛硫磷粉0.12ppm~0.3ppm全池泼洒,预防原生寄生虫性鱼病。
  • 使用20ppm生石灰或0.02ppm溴氯海因定期全池泼洒一次,可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

通过以上详细解析,希望对淡水鱼养殖户在春季鱼病防治方面有所帮助,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