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白兰瓜田间管理技术,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选地整地后,种植小熟红瓤白兰瓜、大暑白兰瓜、黄河蜜等品种,播种最佳时间在3月初。每穴播2粒,行距控制在0.55-0.75×0.75米,密度约1300株/亩。针对蚜虫,可使用蚜虫净烟雾剂或1000倍液乐果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则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喷洒。

白兰瓜田间管理技术,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白兰瓜苗期管理

播后约10天左右,白兰瓜开始出苗。此时,要关注幼苗的生长状况,确保适宜的光照和温度。在幼苗生长到5片真叶时,根据天气情况逐渐撤除小行棚。

病虫害防治

大棚中常见的白兰瓜病虫害包括猝倒病、蔓枯病、白粉病、疫病、叶斑病、病毒病和蚜虫等。

病虫害 防治方法
猝倒病 培育壮苗,轮作倒茬,提高植株抗性;敌可松液喷根防治。
蔓枯病 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使用棚室代森锰锌溶液。
白粉病 发病时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溶液。
蚜虫 使用净烟雾剂或1000倍液乐果液喷布。

水分管理是白兰瓜生长的关键。在播种前,施用腐烂牛粪20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油渣或豆渣100公斤、30公斤。施用后平整土壤,喷足水分备用。在幼苗期,适当控制水分,避免过多浇水导致病害发生。因为植株生长,增加浇水频率,保持土壤湿润。

通风换气

通风时间和强度要根据白兰瓜的生长期间和当日气候而定。幼苗期,外界气候多变,通风应小些,一般正午通风3-4小时即可。因为幼苗生长,外界气温升高,可以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控制棚内温度在30-35度之间,夜间不得低于15度。

辅助授粉

为了提高白兰瓜的产量,辅助授粉是必不可少的。在花期,采用工人辅助授粉,以保证正常坐瓜。授粉一般在上午进行,这样授粉成活率较高。

白兰瓜的田间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选地整地与品种选择

白兰瓜田间管理技术,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三、水分管理要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