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棉花花铃期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需科学管理以保障产量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花铃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需科学管理以保障产量" src="/upload03/c91f80dadb82b83d"/>

一、花铃期概述

棉花从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到8月底、9月初吐絮这段时间为花铃期。这个时期,棉花逐渐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化为生殖生长为主,是一生需肥、需水的高峰期。

1. 施肥管理

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早施,有利于多结铃。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底施磷、钾肥不足的可适当补施。花铃肥要深施,以雨后沟施在10厘米以下最好。

当土壤持水量降至70%以下,或棉株生长缓慢,红茎迅速上升,叶色暗绿,中午棉株顶部叶片轻微蔫萎下垂时,表明棉田缺水,应及时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还应搞好田间排涝工程。

一般高产田,在盛蕾期化控的基础上,进入花铃期要根据棉花长势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化控。间隔时间根据气候和棉田长势而定,一般间隔10~15天,亩用缩节安1~3克。

对开花过早的棉田,结合整枝可将7月5日前的早花及幼铃去掉,有利防早衰、防烂铃。打顶时间要因地制宜,一般7月20日左右为宜。

三、案例分析

某棉田位于我国北方,2019年花铃期遭遇高温干旱。通过科学管理,该棉田在花铃期实现了以下成果:

项目 数据
花铃期棉花产量 500公斤/亩
花铃期棉花纤维品质 3.8
花铃期棉花病虫害发生率 5%

棉花花铃期管理是保障棉花产量的关键。通过科学施肥、合理浇水、化控管理、整枝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

精准灌溉:花铃期的水分管理策略

棉花花铃期是水分需求的高峰期,科学的水分管理对产量和纤维品质至关重要。以河北省沧州市的某棉田为例,由于今年气候异常,棉花生育进程加快,对水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地农户根据土壤持水量和棉株的生长状况,适时浇水,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适宜水平。例如,当土壤持水量降至70%以下,或棉株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出现轻微蔫萎时,立即进行灌溉。通过这种方法,棉田不仅避免了因干旱导致的烂铃现象,还提高了棉花的整体产量。

施肥策略:营养均衡是关键

需科学管理以保障产量" src="/upload04/a6c0baf3b3f08be2"/>

病虫害防治:防患于未然

病虫害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在花铃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盲椿象、伏蚜、棉铃虫等。以某地区为例,当地农户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测报、合理用药、生物防治等。例如,他们利用生物农药防治伏蚜,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防治棉铃虫,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通过这些措施,棉田的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30%。

枝叶管理:促进棉花生长发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