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葱须鳞蛾是一种危害葱类作物的鳞翅目害虫

一、葱须鳞蛾简介

葱须鳞蛾,学名Acrolepia alliella ,属鳞翅目,菜蛾科。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韭菜、葱、洋葱等百合科蔬菜。

葱须鳞蛾是一种危害葱类作物的鳞翅目害虫
部位 描述
长圆形,初产乳白色发亮,后变浅褐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8~9毫米,头浅褐色,虫体黄绿至绿色,各节有稀疏的毛。
长6毫米左右,纺锤形,老熟时深褐色外被白色丝状网茧。
成虫 体长4~5毫米、翅展11~12毫米的黑褐色小型蛾子。触角丝状,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前翅黄褐至黑褐色,后缘自翅基1/3处有一个三角形的大白斑。

葱须鳞蛾在我国北方发生较多,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明显。据调查,6月以前发生很轻,6月以后虫口逐渐增加,至盛夏达最高峰,11月中旬田间的蛹大部分羽化为成虫,但因气温已很低而不再产卵,尚未羽化的蛹也不再羽化。

1. 清洁田园

在蒜苗生长期间,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植株和叶片,减少来年虫源基数。

2. 诱杀成虫

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可采用东方红电子灭蛾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

3. 药剂防治

应在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尚未蛀入叶基部和茎内之前分别喷药防治,药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或3.5%锐丹乳油1000~15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或2.5%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威克达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如捕食螨、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

葱须鳞蛾是葱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农民朋友应加强防治意识,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葱须鳞蛾的发生和危害,保障葱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葱须鳞蛾是一种危害葱类作物的鳞翅目害虫

发生规律:掌握时机

综合防治:绿色防控策略

面对葱须鳞蛾的威胁,李先生采取了综合防治策略。他利用了灯光诱杀法,架设杀虫灯在田间进行诱杀,这种方法对于连片种植的露地韭菜非常有效。他注重生态调控,清除田间及周边的杂草,减少虫源基数。此外,李先生还采用了科学的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尚未蛀入叶基部之前,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雾,有效控制了害虫的繁殖。

案例分析:李先生的葱田重生

实施综合防治策略后,李先生的葱田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他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葱须鳞蛾的数量大大减少,葱叶的生长状况也有所恢复。通过对防治效果的统计,他发现防治效果达到了90%以上,这让他对葱业丰收充满了信心。

未来展望:持续改进

葱须鳞蛾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改进和探索。李先生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关注葱须鳞蛾的发生规律,不断调整防治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农民能够了解并掌握这些防治方法,共同为葱业的丰收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