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粒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需科学管理以保障产量
作者:种植达人•更新时间:17小时前•阅读4
一、玉米花粒期概述
玉米花粒期,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汇,却是玉米生长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玉米抽雄到成熟,这段大约50天的时间,是决定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管理要点 | 具体措施 | 目的 |
---|---|---|
浇水 | 确保水分充足,防止干旱 | 促进籽粒形成和灌浆 |
追肥 | 施用攻粒肥,如尿素 | 增加籽粒灌浆强度,提高产量 |
病虫害防治 | 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等药剂 | 预防玉米螟、大/小斑病等病虫害 |
人工授粉 | 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 | 提高授粉受精效率,增加产量 |
喷施叶面肥 | 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 | 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 |
三、案例分析:科学管理助力玉米高产
某地区种植户小李,在玉米花粒期严格按照上述管理要点进行操作,结果显示,他的玉米产量比往年提高了30%。案例分析表明,科学管理对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 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灌溉计划。
-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肥料。
- 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 合理安排人工授粉时间。
玉米花粒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科学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农户们应充分了解玉米花粒期的管理要点,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才能在丰收的季节迎来丰硕的成果。
病虫害的早期预警
玉米花粒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需科学管理以保障产量" src="/upload02/7fbade3cfe3004e7"/>
水分管理:关键水两次灌好
玉米花粒期需要特别关注水分管理。这个时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如果缺水会影响籽粒的形成和灌浆。在此期间,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是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这是促粒数的关键;第二次在乳熟期,这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营养补充:叶面肥助力增产
在玉米花粒期,如果发现缺肥情况,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来快速补充。例如,使用0.5%-1%的尿素溶液和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实现增产。
人工授粉:提高授粉效率
在人工授粉时期,通常选择在盛花期进行。授粉方法包括直接晃动玉米杆让花粉下落进行授粉,或者使用竹竿法授粉。注意,授粉时间宜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且通常需要人工授粉2-3次。
未来趋势:科技助力精准管理
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玉米花粒期的管理将更加精准。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监测,可以实时了解玉米田的水分、营养状况,从而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