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拱棚栽植娃娃菜,一种高效利用空间、提高娃娃菜产量的种植方法

在农业种植领域,如何高效利用空间,提高作物产量,一直是种植者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揭秘拱棚种植娃娃菜这一高效种植方法,看看它是如何成为空间利用的秘密武器的。

拱棚栽植娃娃菜,一种高效利用空间、提高娃娃菜产量的种植方法

娃娃菜:小身材,大价值

娃娃菜,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家伙,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它不仅生长周期短,口感清脆,而且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娃娃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市场需求旺盛。

拱棚种植:空间利用的革新

传统的种植方式往往受限于土地资源,而拱棚种植则打破了这一限制。拱棚种植娃娃菜,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高产,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优势 描述
空间利用率高 拱棚种植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高产,提高空间利用率。
环境可控 拱棚内可以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利于娃娃菜的生长。
减少病虫害 拱棚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

种植技术要点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拱棚种植的优良品种,如京春娃娃菜等,具有耐抽薹、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特点。

适时播种

春季种植娃娃菜,最适生长环境温度在23摄氏度左右,超过25摄氏度影响品质,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摄氏度。因此,春季种植娃娃菜,最好是大棚种植,保证稳定、安全生产。

合理密植

娃娃菜根系比较小,对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春季、冬季种植选择宽畦定植,畦宽1.0~1.2 m,密植,有利于畦面覆盖草帘保温,提高地温。

水肥管理

娃娃菜生长期间,要适时浇水、施肥。莲座期适当控制水肥,不宜大水大肥。包心期应小水勤浇,满足水分供应并防止植株徒长,避免因密度大导致空气湿度过大而滋生病害。

出苗前适当提高棚温,以利出苗;待出苗后注意通风降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保持在10℃~12℃,因为气温回升,逐步加大通风量,待外界最低气温升至15℃以上时撤去棚膜。

娃娃菜叶球纵径约15厘米,最大横径7厘米,中部稍粗,单球重量150~300克时应及时采收,否则叶球过大或过于紧实,失去商品价值,同时易引起抽薹及叶球腐烂。

拱棚栽植娃娃菜,一种高效利用空间、提高娃娃菜产量的种植方法

春季种植娃娃菜的气候与土壤准备

每年的2月底,当春意渐浓,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进行拱棚搭建,为娃娃菜的生长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待地表解冻后,我们在垄面上覆盖薄膜,为播种做好充分的准备。

娃娃菜既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通过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在春天和秋天,娃娃菜可以直接播种,每穴只需1-2粒种子,每亩地需种植100-160克。等到幼苗长出3片叶子时,进行移栽,每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

为了提高娃娃菜的产量,施肥是必不可少的。在娃娃菜生长初期,可以适当多施氮肥,然后施少量的磷肥。娃娃菜在凉爽的环境中生长更为旺盛,因此耐寒能力也很强。

拱棚种植娃娃菜,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李先生是当地的一位种植户,他通过拱棚种植娃娃菜,每年都能获得丰厚的收入。

娃娃菜适合小包装运输,因此深受市场欢迎。通过合理的采摘和销售策略,娃娃菜种植户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因为人们对蔬菜品质要求的提高,拱棚娃娃菜的种植前景十分广阔。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建议种植户们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优良的品种,提高娃娃菜的品质。
  • 科学管理水肥,保证娃娃菜的生长需求。
  • 加强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 适时采摘,保证娃娃菜的新鲜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