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小小知了猴年产值超三亿,揭秘其背后的养殖奇迹

知了猴,这个小小的昆虫,近年来却成为了农业养殖业的焦点。其年产值已超过三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小的知了猴成为养殖界的奇迹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小小知了猴年产值超三亿,揭秘其背后的养殖奇迹

知了猴养殖的兴起

知了猴,学名金蝉,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在山东省菏泽、泰安、济宁等地的市场采访了解到,受供求关系影响,今年知了猴的价格“爬”得很快,一只比去年涨了0.1元左右,达到0.5元一个。

知了猴的养殖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和适宜的环境。

技术要点 具体要求
场地选择 选择树木茂盛、安静、湿润的环境
种植树木 选择适宜知了猴生长的树木,如杨树、柳树等
人工孵化 采用人工孵化技术,提高孵化率
饲养管理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防止病虫害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知了猴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的知了猴大部分都是外地收来的,当地没有专门的养殖基地,野生的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案例分享

在山东潍坊,记者探访了一家知了猴养殖基地,养殖面积190亩,高峰期日产5万只,年产值达120万!这个小小的知了猴,竟然能带来如此可观的收入。


刚才提到小小知了猴年产值超三亿,揭秘其背后的养殖奇迹。,下面来说说知了猴养殖:产值突破三亿,探秘成功之道。

石险峰自1998年起便投身知了猴生意,见证了这一行业的发展。他回忆,知了猴的价格逐年攀升,春节前每斤35元,到2月下旬便升至40多元。石险峰感慨地说:“去年我这里的炸知了猴还是30元一份,今年就涨到了40元。”

金蝉养殖:枝头的财富密码

在枝头挂满知了猴卵的树枝,一根上就有100多个卵,米白色的卵粒在裂缝处清晰可见。知了猴养殖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成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

小小知了猴年产值超三亿,揭秘其背后的养殖奇迹

今天,我们来探讨知了猴养殖的技术和条件。金蝉,即我们常说的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虫,因其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环境变化、数量减少等问题。

收购与批发: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在泰安五马市场,新民水产批发商行的时德菊已经卖了20多年知了猴。他表示,每天商行能卖6000斤知了猴,剩下的都放到冷库中,等到中秋节和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卖。

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

石险峰告诉笔者,知了猴大概经过捕捉、入村收购、市场批量收购、批发、零售、烹饪加工等几个环节。每到6月下旬,在鄄城、单县、曹县等地,就有许多人晚上进村收购,把村民捉来的知了猴集中起来。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知了猴的食用量日渐增大,其价格不断上涨,但吃货们仍然趋之若鹜。小小知了猴也掀起了市民的捕捉热。一位开着面包车销售知了猴的商家,每天都能卖出几千斤。

板材加工业的兴盛,速生林的砍伐,使得原本适宜知了猴生长的地方被破坏。济宁的张先生回忆,小时候村里到处是树,每到夏天,知了叫个不停,傍晚摸知了猴是一大乐趣。但现在,村子周围的树林几乎都消失了。

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大,仅仅依靠自然采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许多地方已开始转向人工规模化养殖。在平度市店子镇南城戈庄的一家知了猴养殖基地,养殖户高玉光表示,今年他养殖的知了猴获得了大丰收,一个月收入达到二十多万元。

沛县的鹿楼镇在几个养殖大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金蝉养殖队伍。截止2021年,当地有50多家金蝉合作社,方圆10公里内金蝉种植面积就有10万亩。

近年来,知了猴不仅在山东、河南等地受欢迎,也“爬”到了上海、广州、东北人的餐桌上。收购、批发、零售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再加上近年来兴起的知了猴养殖业,整个产业越来越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