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香菇种植技术,一种利用大棚设施进行香菇培育的农业技术
一、菇棚建造
菇棚建造是香菇种植的第一步,可以选择利用现有的大棚或暖棚。若新建大棚,应选择向阳背风、地势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卫生、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的地点,如庭院内、房屋前后、村屯附近、果园、树林间空地等。大棚薄膜覆盖稻草帘或遮阳物,以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二、菌袋制作
配方 | 比例 |
---|---|
1. | 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 |
2. | 玉米芯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 |
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好,麦麸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将上述原材料混合均匀,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装入塑料袋中。
将装好的培养料放入蒸锅内,大火加热至100℃,保持10小时,再闷一夜。待料温降至70℃时出锅,移入冷却室,待料袋内温度下降后再接种。
四、接种
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接种时,用牙签在接种穴上扎10~20个深0.5~1.0厘米的孔,每隔10天刺一次,逐渐加大加深。
将接完的菌袋“井”字形堆放,每堆5层。保持室内暗光,室温控制在25℃左右。棚内必须达到昼夜温差10℃以上,才能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持棚内的湿度85%,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花菇的办法,多出花菇,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六、转色管理
转色一般在发菌室内进行,要使室温达到20~30℃,进行脱袋,用石灰水浸泡一下菌筒拿出,要勤通风,但每次时间不能过长。一般30分钟为宜。
出菇期管理是香菇种植的关键环节。保持菇棚内温度在15~20℃,湿度在85%~90%。采收的香菇,可以鲜销,也可以制成干品后出售。采收后要让菌筒休息养菌,积累营养,为下一批出菇提供充足养分条件。
八、采收
采收香菇时,去劣留优,幼菇若生长过密要适当摘一些,保持较均匀距离。采收后的香菇要及时进行后处理,如清洗、分级、包装等,以保证产品质量。
大棚香菇种植技术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菌袋制作、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转色管理、出菇期管理到采收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回顾完大棚香菇种植技术,一种利用大棚设施进行香菇培育的农业技术。的内容,下一步是大棚香菇种植:高效益农业新典范。
菌袋的制作是香菇种植的关键环节。选择优质的原料,如杨木屑、麦麸、石膏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确保培养料的质量。例如,福建省三明市的张师傅,他的香菇菌袋采用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的配方,通过严格的拌料、装袋、灭菌程序,保证了菌袋的质量。接种时间通常选择在早晚,以降低菌袋温度,减少杂菌感染。
菌袋接种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菌培养。在此期间,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菌丝健康生长。当菌丝长满菌袋后,进行转色管理。转色过程需要将室温控制在20-30℃,并适当增加光照,促进香菇子实体形成。福建省宁德市的李老板,通过在棚内安装LED补光灯,成功提高了香菇的转色率和产量。
香菇的采收时间通常在转色后的一周左右。采收时要选择成熟的香菇,避免采摘过小或过大的香菇。福建省漳州市的陈师傅,他的香菇种植基地采用“错峰采收”的策略,确保了香菇的新鲜度和品质。采收后的香菇可以鲜销,也可以进行烘干、腌制等加工,提高附加值。
五、未来展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