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花生产量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是,花生青枯病这一土传病害,却给花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花生产量

一、花生青枯病的“真面目”

花生青枯病,又称花生瘟,是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它主要通过土壤、病残体以及灌溉水传播。一旦发病,轻则导致2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造成绝收。

二、症状识别:早发现、早治疗

花生青枯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叶片萎蔫、植株矮化、根系腐烂等。发病初期,病株的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颜色暗淡,呈青污绿色。因为病情的发展,整个植株会逐渐枯死。

三、发病规律:了解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影响因素 影响表现
气候条件 高温多雨,特别是时晴时雨或久旱骤雨,最易诱发该病。
土壤条件 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重,黏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发病轻。
耕作制度 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重,轮作发病较轻。
品种抗性 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珍珠豆型品种抗病。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花3号、日花1号等。

调整耕作制度: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

改良土壤:适量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适量追肥。

水分管理:根据花生的需水特性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

拔除病株: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带出田间深埋。

种子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适乐时进行拌种。

药剂防治:齐苗后、开花前和盛花下针期分别喷淋药剂1次,着重喷淋茎基部。


了解了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再深入了解花生青枯病防治策略探析。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花生产量

花生青枯病的发病程度与耕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较重,而轮作发病较轻。因此,通过调整耕作制度,如水旱轮作、旱地轮作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花生青枯病的发生。

针对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我们可以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入手,实施全方位的呵护。

播种时:药剂拌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生长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株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做好土壤处理

花生青枯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保障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