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莴苣早春大棚栽培,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

春意盎然,正是莴苣种植的黄金时节。莴苣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蔬菜,在大棚中栽培,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成为许多菜农关心的问题。

莴苣早春大棚栽培,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

一、品种选择与播种时间

莴苣品种繁多,选择适宜的品种至关重要。早春莴苣宜选用耐寒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寒二白皮”等。播种时间一般在1月中下旬,可在温室中进行育苗。

品种 特点 适用季节
耐寒白叶实 耐寒性强,抗病 早春
耐寒二白皮 耐寒性强,肉质脆嫩 早春

二、培育壮苗与整地定植

播种前,先用20℃的清水浸种3-4小时,搓洗后捞出控干水,装入纱布袋,置于2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苗床要选肥沃的沙壤土,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0.1公斤,磷酸二氢钾0.1公斤。播种后覆土0.5-1厘米,每平方米苗床用种1克左右。

三、加强田间管理

莴苣生长期间,要注重水分、肥料、温度等管理。缓苗期封闭大棚,使棚温白天保持20-25℃,夜间6-7℃。适当进行中耕,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后适当通风,白天棚温保持17-20℃,夜间8℃左右。

四、适时收获

莴苣一般在播种后50-60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要注意保持茎叶完整,避免损伤。

五、病虫害防治

莴苣常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灰霉病等。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进行防治。

莴苣早春大棚栽培,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

春暖花开,科学播种育苗

莴苣苗期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出苗后白天保持18-20℃,夜间8-10℃。当莴苣长到2叶1心时进行间苗,保持苗距3-5厘米。此外,苗期需喷洒2-3次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病害。苗龄约30天,具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2月上旬开始进行扣棚整地,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6000公斤,磷酸二铵40公斤,尿素15公斤。耕翻、搂平土地后作畦,畦宽1.2米,每畦栽3-4行,株距约20厘米。选择晴天中午进行定植,为莴苣的生长提供适宜环境。

营养供给,提高产量

增加功能叶,促进光合产物形成。在莴苣茎干膨大期,可用25mg/L的“施丰乐”或600倍“金田宝”营养液肥喷施。此举不仅可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品质,为莴苣的优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莴苣的收获一般在4月下旬,这一时段正值市场需求旺盛,可以有效提高菜农收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种植技巧,高效田产值可达6000至8000元,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

未来展望,持续发展之路

因为设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棚莴苣的种植前景广阔。未来应加强科技支撑,从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种植模式创新等方面不断优化,实现莴苣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