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竹荪丰收,亩产效益超2万元
在贵州长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在上演。近日,这里的羊肚菌-红托竹荪迎来了丰收,亩产高达1161斤。这不仅是对当地农民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更是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
长宁竹荪,产值翻番的秘密
今年,长宁县仅竹荪种植面积就达2.2万亩左右,辐射带动6000余户农户,其中种植大户达200余户。每一亩产干竹荪100斤、竹荪盖10斤,按照每斤竹荪价值185元、每斤竹荪盖300元来算,每亩产值可达2万余元,全县竹荪产值可达4亿元以上。
长宁县农业局经作站副站长张蛭钧介绍,长宁“竹海长裙竹荪”于2011年初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誉为“白裙公主”。这种竹荪富含21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集食用、药用、保健、观赏多功能为一体,享有“真菌皇后”的美誉。
高效农业,从“温、光、水、肥、气”开始
张蛭钧告诉记者,竹荪生长需“温、光、水、肥、气”五个要素合理搭配,连续的阴雨和干旱都会影响竹荪的生长,从而影响产量。为改变传统竹荪栽培粗放种植的模式,引导竹荪产业向现代农业基地化、设施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长宁县竹荪开发研究所开展了竹荪层架式栽培实验,目前实验已取得成功,今年该县农业局将在全县18个乡镇积极推广竹荪层架式栽培。
据悉,竹荪的成功种植实现了亩产值4万元左右,较好丰富了稻+N的种植内容。这种层架式栽培方式,不仅提高了竹荪的产量,也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长宁县开佛镇,种植户郑志强高兴地说:“现在一天能收干竹荪一百多斤。按照每亩2万元的收成算,总收入达120万元以上,纯利润可达70万元。”记者走进郑志强的竹荪种植基地,只见到处都是采摘工忙碌的身影,地里重重叠叠布满了竹荪蛋和花裙似的竹荪,一片丰收景象。现场来参加体验采摘的游客也很多。
长宁县的竹荪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其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长宁竹荪将成为高效农业的新典范,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2017 | 2.2万 | 210 | 2.1万 |
2018 | 2.3万 | 230 | 2.3万 |
2019 | 2.5万 | 250 | 2.5万 |
2020 | 2.7万 | 270 | 2.7万 |
长宁竹荪丰收,亩产效益超2万元,揭秘高效农业新典范。已经明确了,接下来是长宁竹荪丰收,亩产效益超2万,高效农业新标杆。。
亩产效益超2万,实践见证成果
创新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
丰收背后的喜悦,农户的笑脸
未来展望,高效农业的无限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