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养殖技术新方法,提高养殖效率
养殖阶段 | 关键要点 | 实施建议 |
---|---|---|
棚舍建设 | 防寒、避暑 |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长25~50米,宽3.5~4米,棚檐高1.1~1.2米。 |
饲料配制 | 营养均衡 | 日粮总量350~400克,含可消化蛋白质30~35克,动物性饲料50%~70%。 |
笼舍建造 | 简单耐用 | 单层笼舍70×30×40立方厘米,小室30×30×30立方厘米或45×35×45立方厘米。 |
配种前 |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 分前期、中期和后期,调整适宜体况。 |
配种期 | 加强饲养 | 供给新鲜、优质、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和易于消化的日粮。 |
妊娠期 | 营养需求严格 | 维持饲养标准,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和产后泌乳营养。 |
产仔哺乳期 | 保证仔貂营养 | 提供优质全价、易消化、适口性强的饲料,及时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
幼貂养育 | 独立生活能力 | 40~45日龄后断乳,按性别合笼饲养,7~10天后分单笼。 |
水貂养殖新技术解析
在传统水貂养殖中,我们常常面临效率低下、疾病风险高的问题。而如今,因为养殖技术的革新,这些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
棚舍建设是关键。合理的棚舍设计不仅能够保证水貂的舒适度,还能有效防寒、避暑。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长25~50米,宽3.5~4米,棚檐高1.1~1.2米的棚舍,这样的设计既能够满足水貂的生活需求,又方便养殖人员的管理。
饲料配制也是影响水貂养殖效率的重要因素。根据水貂的生长发育需求,我们应当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例如,日粮总量350~400克,含可消化蛋白质30~35克,动物性饲料50%~70%。这样的配方能够保证水貂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在配种前,我们要关注水貂生殖器官的发育,调整适宜的体况,确保水貂能够顺利进入配种期。配种期时,要加强饲养,保证水貂有旺盛持久的配种能力和良好的精液品质。
妊娠期是水貂生产的关键时期。此期母貂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对饲料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比其他任何时期都严格。因此,我们需要维持饲养标准,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和产后泌乳营养。
产仔哺乳期是水貂养殖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保证仔貂的营养需求,提供优质全价、易消化、适口性强的饲料,及时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幼貂养育阶段,我们要关注幼貂的独立生活能力。40~45日龄后,幼貂已经具备了体温调节和独立生活能力,当环境温度适宜时即可断乳。同时,我们还要按照性别合笼饲养,7~10天后分单笼,确保幼貂的健康成长。
疾病风险控制
在养殖过程中,疾病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降低疾病风险,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环境卫生:貂场应建在远离畜牧场及养禽场的地方,以预防同源疾病的相互传染。如果当地发生过禽、畜传染病,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方可在此建场。
2. 检疫工作:为应对新形势下进口种貂检疫工作,辽宁丹东检验检疫局落实口岸服务举措,大力推行种貂进境绿色通道,实施种貂进口查验24小时、5+2工作制,确保工作零待时。
3. 养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管理,确保水貂的生活环境、饲料质量等方面符合要求。
在辽宁省的一个小型养殖场,张师傅是水貂养殖的行家里手。他的水貂养殖场虽小,但养殖效率高,疾病风险低。
饲料配制:精细化管理,保障营养均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