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作者:花田雅士•更新时间:13小时前•阅读1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在炎炎夏日,夏玉米的田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虫害防治
夏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适用时期 |
---|---|---|
褐斑病 | 12.5%禾果利或12.5%粉锈宁叶面喷雾 | 生长中期至后期 |
玉米螟 | 辛硫磷颗粒剂灌心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50%辛硫磷乳油心叶喷雾 | 大喇叭口期 |
二、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影响夏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
- 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应及时进行灌溉。
- 灌溉方式可选用沟灌、喷灌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
- 灌溉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除了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以下田间管理技术也不可忽视:
管理技术 | 具体措施 |
---|---|
科学化控 | 使用化控药剂,增强抗倒伏能力,促进生殖生长。 |
合理施肥 |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阶段,合理施用肥料。 |
近年来,我国某农业合作社通过实施科学的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使得玉米产量提高了20%。具体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及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施肥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科学化控,抗倒伏保障
玉米在拔节期,茎秆生长迅速,易受风雨影响导致倒伏。为增强抗倒伏能力,我们采取了化控措施。具体操作是在玉米展开叶6-13片时喷施化控药剂,如中国农科院最新科研成果帝农保。这不仅能增强茎秆韧性,还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追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
在穗期,玉米对矿质养分的吸收达到顶峰。此时,我们采用每亩施用尿素或氮钾复合肥20-25公斤的方式追施穗肥,以促进雌穗小花分化,实现穗大粒多。
夏玉米在穗期易受褐斑病和玉米螟的侵害。对此,我们采用12.5%禾果利或12.5%粉锈宁叶面喷雾防治褐斑病,在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灌心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或50%辛硫磷乳油心叶喷雾防治玉米螟。
玉米生长过程中,水分管理至关重要。在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进行田沟灌跑马水,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
案例分析:扶余市三岔河镇玉米产量提升实践
以扶余市三岔河镇为例,通过实施上述管理策略,该地区夏玉米产量逐年提升。据统计,2018年该地区夏玉米平均产量较上年提高了15%,其中部分示范田块产量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公斤以上。
未来展望:科技赋能,提升玉米产业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