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小麦后期易受干热风侵袭,需加强防范

简介:小麦干热风侵袭是小麦后期生长的重要威胁,本文详细解析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预防措施,以帮助农民朋友减少损失,保障丰收。

小麦后期易受干热风侵袭,需加强防范

因为气温的攀升,小麦进入关键的生长阶段。只是,小麦后期却常常受到干热风的侵袭,给丰收带来巨大威胁。

干热风的特点与成因

干热风是一种常发生在小麦生育后期的气象灾害,主要特点是高温、干旱和强风。这种天气条件会加速空气和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导致小麦体内水分快速流失,破坏叶绿素,阻碍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小麦植株青干甚至枯死。

干热风的成因复杂,与气候变迁、地形地貌、土壤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影响 程度
减产 5%-10%
严重减产 20%
提前枯熟 影响籽粒饱满度
  • 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浇一次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
  • 叶面喷肥: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喷施尿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加速小麦后期生长发育。
  • 叶面喷醋:在小麦灌浆期,喷洒醋酸或食醋溶液,提高植株抗旱、抗热能力。
  • 叶面喷激素:喷施石油助长剂、萘乙酸、苯氧乙酸等,防御干热风,增加千粒重。

案例分析:豫西南地区小麦干热风预防实践

豫西南地区是小麦干热风灾害的高发区。近年来,当地农民通过实施上述预防措施,有效减轻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实现了丰收。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实施预防措施的小麦田,干热风灾害损失率降低了30%以上。

此外,当地还加强了气象预警,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等渠道,及时向农民发布干热风预警信息,帮助农民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关于小麦后期易受干热风侵袭,需加强防范。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小麦抗干热风技术亟待突破。

在农业生产中,小麦干热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往往在小麦灌浆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减产。例如,河南省某地曾发生干热风,导致该地区小麦产量下降了约10%。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干热风条件下,气温骤升、空气湿度降低,使小麦体内的水分快速蒸发,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为有效预防小麦干热风,采取以下措施至关重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如在小麦灌浆初期,发现干热风预警信号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加强田间管理。在小麦灌浆期,可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此外,适时浇灌麦田,保持土壤湿度,也有助于减轻干热风的影响。

小麦后期易受干热风侵袭,需加强防范

2019年6月,河南省某地区小麦进入灌浆期,正值干热风多发时段。当地农业部门提前预警,要求农民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干热风。在政府引导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该地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气象部门发布干热风预警信息后,及时通知当地农民做好防范工作。
  2. 农民在干热风来临前,对麦田进行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3. 根据天气预报,适时浇灌麦田,保持土壤湿度。

通过这些措施,该地区小麦成功度过了干热风影响,产量得到了保障。据调查,该地区小麦产量较往年同期提高了约8%。

因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小麦干热风防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逆性更强的小麦品种,或研究新型化学药剂,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未来,小麦干热风防治技术有望实现以下突破:

  1. 开发更多具有抗逆性基因的小麦品种。
  2. 研究新型化学药剂,降低小麦对干热风的敏感度。
  3. 结合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小麦干热风灾害情况,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

小麦干热风问题亟待解决,通过不断创新防治技术,有望实现小麦产量的稳定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