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软化栽培四法,旨在解决芹菜纤维过多、口感不佳的问题
作者:茶海耕者•更新时间:15小时前•阅读2
芹菜,作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其叶柄供食的特性使得栽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是,纤维过多、口感不佳等问题常常困扰着种植者。今天,我们将为您揭秘四种芹菜软化栽培方法,助您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芹菜软化栽培的意义
软化栽培是一种有效的改善芹菜品质的方法。它通过特定的栽培技术,降低芹菜中的纤维素含量,使叶柄变得更加脆嫩,从而提升食用口感。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提高芹菜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方法名称 | 具体操作 | 适用条件 |
---|---|---|
堆土软化法 | 1. 芹菜行距33—40厘米,苗高35—50厘米时追施1次重肥,连浇3次足水。2. 1周左右,用稻草将植株捆扎,松土1次,使土壤稍干。3. 然后在植株的两旁培土,同时拍紧土壤,使土壤表面光滑。4. 第1次培土约4厘米,隔2—3天后再培土一次,如此连续培土5—6次,高度约20—25厘米,让植株的心叶露出,不要伤芽。5. 最好选晴天的午后进行培土,约30天就可收获。 | 适用于大部分芹菜品种 |
自然软化法 | 1. 秋播芹菜按7厘米x7厘米的株行距丛植,每丛3—4株。2. 如果田块低凹,在畦地四周培土20—28厘米,用芦苇、稻草或茅草等做成草苫并贴围四周。3. 在植株封行前,中耕2—3次,并施速效氮肥3—4次,促使植株分裂,叶片生长繁茂,尽早覆盖顶部,让其植株封行,使叶柄在阴暗环境中生长,进而使叶柄自然软化。 | 适用于大部分芹菜品种 |
围板软化法 | 1. 芹菜行距与苗高为33—40厘米和35—50厘米。2. 先把植株扶起来,使其直立向上,露出行间土壤。3. 然后用长约1.7—3.5厘米、宽约13—17厘米、厚2厘米的木板两块,放在芹菜植株两边,板的两端打桩固定。4. 再在两板中间培土13—17厘米厚,使植株不受外伤,培土不要落进菜心,以免植株腐烂。5. 早芹菜只需培土1—2次,约30天即可收获。晚芹菜适当增加培土次数可延长收获时间。 | 适用于大部分芹菜品种 |
夹竹软化法 | 1. 芹菜行距与苗高同上。2. 用细长的竹竿将植株叶柄顺栽植行向夹起来,现出行间,细竹两端用草扎缚。3. 然后按堆土软化法分次培土进行软化栽培。 | 适用于大部分芹菜品种 |
以上四种芹菜软化栽培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种植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实现芹菜的高品质、高产量。
堆土软化法:让芹菜更脆嫩
在芹菜生长到一定阶段,采用堆土软化法,可以显著改善其口感。具体操作如下:当芹菜行距达到33-40厘米,苗高在35-50厘米时,施以一次重肥,并连续浇水三次。一周后,用稻草将植株捆扎,松土一次,使土壤保持适度干燥。接着,在植株两侧培土,确保土壤表面光滑。连续培土5-6次,每次约4厘米,最终高度约20-25厘米,让心叶露出,避免伤害芽苗。选择晴朗的午后进行培土,大约30天后即可收获。
自然软化法是一种密植半遮阳的软化栽培方式。秋播芹菜按照7厘米x7厘米的株行距丛植,每丛3-4株。田块低凹时,在畦地四周培土20-28厘米,用芦苇、稻草或茅草等材料做成草苫围住四周。植株封行前,进行2-3次中耕,并施用3-4次速效氮肥,促使植株分裂,叶片繁茂。尽早覆盖顶部,使叶柄在阴暗环境中生长,自然软化。
夹竹软化法同样适用于芹菜生长到一定阶段。用细长的竹竿将植株叶柄顺栽植行向夹起来,露出行间,两端用草扎缚。然后按照堆土软化法分次培土进行软化栽培。这种方法既巧妙又实用,让芹菜的口感更上一层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