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生菜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冬季生菜产量与品质
寒冷的冬季,生菜的种植并不难,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冬季大棚生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帮助您提高生菜的产量与品质。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耐抽薹的品种是冬季大棚生菜栽培的第一步。如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香港玻璃脆生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培育壮苗
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一般采用育苗移栽。苗床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整平耙细,覆盖土要过筛。如有条件,可采用珍珠岩、细炉碴等轻基质进行无土育苗,更有利于出苗。
播种时间 | 播种量 | 苗床面积 |
---|---|---|
10月初至11月 | 亩用种量20-25克 | 需苗床约10平方米 |
播种前种子应在15-20℃的条件下浸种催芽。苗床播前灌水,撒播后覆细土1-1.5厘米。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可按株行距6厘米×8厘米分苗。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苗龄一般为35-40天。
四、合理定植
11月至翌年1月,当幼苗5-6片真叶时,定植在大棚中越冬。定植前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千克,深翻后整平做成平畦。定植时株距为25-30厘米,行距为20-25厘米。若采收幼苗,按10厘米行株距定苗即可。秧苗尽量带土定植。定植深度以根土表面与地平面相齐为宜,栽后及时浇水,促使迅速缓苗。
冬季大棚生菜栽培应注意保温。白天温度保持18℃-20℃,夜间在13℃-15℃。勿使温度过低,造成冷害或冻害,温度过高,会造成植株徒长,影响品质。
由于生菜为无公害蔬菜,可作生食蔬菜,所以追肥不建议施用人畜粪,一般以尿素为主。适时追施3-4次,可在定植缓苗后浇0.3%尿素液,每亩用尿素5千克左右。以后每隔10天施一次,遇干旱要多浇水。封行后,一般不再施肥浇水,保持畦面稍干,采收前数天禁浇水,以利采后贮运。
七、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老虎等。蚜虫发生时,可及时喷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若有地老虎危害,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间喷洒地面防治。
八、采收
生菜的采收宜早不宜迟,以保证其鲜嫩的品质。当植株具有15-25片叶、株重100-300克时,及时采收。亩采收1500千克左右。
在寒冷的冬季,选择合适的生菜品种至关重要。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我们推荐选择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香港玻璃脆生菜等品种,这些品种不仅耐寒性强,而且品质上乘。种植前,需确保种子经过低温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因此,育苗移栽是常见方法。苗床需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整平耙细,覆盖土要过筛,以利出苗。若条件允许,可使用珍珠岩、细炉碴等轻基质进行无土育苗,更有利于生菜的成长。三、播种育苗:精准操作,掌握时机
播种育苗的时间一般选在10月初至11月。亩用种量约20-25克,需苗床约10平方米。播种前,需将种子在15-20℃的条件下浸种催芽。苗床播前灌水,撒播后覆细土1-1.5厘米。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可按株行距6厘米×8厘米分苗。四、温度管理:冬暖夏凉,适宜生长
冬季大棚生菜栽培,温度管理尤为关键。白天温度应控制在18-20℃,夜间在13-15℃。过低温度会导致冷害或冻害,过高温度则会使植株徒长,影响品质。 生菜的病虫害防治应及早进行。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老虎等,可使用氧化乐果乳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等,可使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多菌灵超微粉等药剂防治。 当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在大棚中。定植前,需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千克,深翻后整平做成平畦。株距为25-30厘米,行距为20-25厘米。若采收幼苗,按10厘米行株距定苗即可。 生菜追肥一般以尿素为主,适时追施3-4次。定植缓苗后浇0.3%尿素液,每亩用尿素5千克左右。封行后,一般不再施肥浇水,保持畦面稍干,采收前数天禁浇水,以利采后贮运。 生菜的采收宜早不宜迟,以保证其鲜嫩的品质。当植株具有15-25片叶、株重100-300克时,及时采收。亩采收1500千克左右。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