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山药根茎腐症是山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山药,这一被广泛认可的无公害蔬菜,不仅美味可口,更是常用药材。只是,在山药种植过程中,一种名为根茎腐症的病害时常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病害,为山药种植者提供防治策略。

山药根茎腐症是山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山药根茎腐症的症状

症状描述 具体表现
藤蔓基部斑点 褐色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
深褐色长形病斑 斑点扩大后形成深褐色长形病斑,中部凹陷
藤蔓干缩 严重时,藤蔓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
块茎病斑 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病斑
根系死亡 根系发病,可造成根系死亡

发生原因

山药根茎腐症的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其传播途径包括土壤、雨水和施用带病菌的肥料。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干旱时发病轻,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

防治措施

  1. 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及早烧毁。
  2.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2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 合理布局,每隔2-3年轮换品种。

以上措施旨在减少病菌的传播,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从而保障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案例分享

2013年8月中旬以来,寿光及周边种植山药的菜农反映,自家种植的山药出现茎蔓干枯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产量,个别农户减产30%-50%。经现场实地查看分析,多数是由根腐病菌引起的病害。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部分农户的减产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山药作为薯蓣科薯蓣属的重要栽培品种,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一环。

山药根茎腐症是山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二、病害的具体症状与原因

病害初期,藤蔓基部会出现褐色不规则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形病斑,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块茎发病常在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病斑,根系发病则可能导致根系死亡。

病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温高湿环境、土壤和肥料带菌、种植密度过大、田间管理不当等。

1.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每隔2-3年轮换品种。

2.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

3. 使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2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四、案例分析:某地山药种植户的防治实践

该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防治方案操作,及时清除病残体,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注意田间管理,有效遏制了病害的扩散。

五、未来展望

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山药根茎腐病的防治策略将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建议农户们加强病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同时,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抗病品种,为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