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佛手瓜展新绿,兴起特色产业

一、佛手瓜:绿色新秀,助力农业发展

佛手瓜,一个看似普通的名字,却在近年来成为了农业产业的一颗新星。这种只需少量施肥浇水即可生长的蔬菜,以其病虫害少、无需化肥和农药的特点,成为了绿色农业的代表之一。

佛手瓜展新绿,兴起特色产业

佛手瓜产业应运而生。

地区 种植面积 产量 产值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 700亩 12万斤 18万元
八字桥乡 3000亩 60万斤 120万元

以上数据表明,佛手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合作社模式,实现农民共同致富

为了进一步推动佛手瓜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统一销售。

  • 成立时间:2021年
  • 成员数量:100人
  • 种植面积:200亩
  • 产量:30万斤
  • 产值:60万元

四、标准化种植,提升产业效益

  • 技术培训:每年举办2期
  • 种植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 产量提升:平均产量提高20%

五、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 有机肥料:采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
  • 水资源利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 废弃物处理: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佛手瓜产业的兴起,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致富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佛手瓜产业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佛手瓜展新绿,兴起特色产业

“下兴村第一批佛手瓜上市了,1.5元/斤,首批采摘3000斤,看来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下兴村村主任杨秀勤激动地分享着好消息,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古田县康态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的700亩佛手瓜,也迎来丰收,利用台风季的蔬菜需求旺盛,加上高山海拔和昼夜温差大的优势,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烟溪口村4组的佛手瓜标准化种植面积已超过规划总量,黄宗攀对此充满信心。他认为,产业发展关键在于明确方向,只要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他们将继续提供完善的服务。岳云全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为村民提供产业发展的信心。

为了守住致富的希望,黄春志将自家田坎重新垒砌加固,并按照标准化种植的要求,修筑田垄。村民们提出建议,将标准化种植和简易化种植的农户合并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形成市场话语权,最大化收益。

八字桥乡以合作社产业园为核心,带动周边村民加入佛手瓜种植,建立约3000亩的佛手瓜苗生产基地,统一购销,让利于民。近年来,八字桥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发展佛手瓜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助推农村产业振兴。

大溪乡烟溪口村4组,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本的村民小组,在重建后的新家,佛手瓜这种附属农作物也开始在这里展露新绿。村民不等不靠,大溪乡党委、政府积极配合,提供产业扶持政策、联系种苗种植等服务,让村民们充满信心。

2021年3月,雅水镇全体驻村干部群众忙碌在田间地头,从育苗、移栽、施肥、插竿、引苗等各个环节加强跟踪,采取“谁受益,谁栽种”的原则,推动佛手瓜产业的发展。岳云全将村民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至大溪乡政府。

云罗村积极培育辣椒、火龙果、佛手瓜等特色产业,激发村集体成员劳动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烟溪口村4组发展有机玉米所需的种子已到位,乡里还将举办技术培训班,增加农户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底气。

冯术强的妻子张丽参加了烟溪口村4组的产业发展讨论大会,与村民们共同探讨发展佛手瓜等产业。岳云全分析了佛手瓜种植的收益,对比茶叶种植,让村民们看到了佛手瓜种植的潜力。

讨论会结束后,村民们按照标准化种植的要求完善基础,张丽种植的佛手瓜种苗出现叶子发黄的问题,岳云全现场给出了解决方案,让村民们重拾信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