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农村探索新型集体经济,股份泥鳅养殖助力农民增收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探索新型集体经济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其中,股份泥鳅养殖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正助力农民增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农村探索新型集体经济,股份泥鳅养殖助力农民增收

股份泥鳅养殖:新型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地区 养殖规模 年增收 时间节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300亩 每亩收益5000元以上 2023年
重庆市 不详 业主每年可实现利润50余万元 2011年至今
湖南省 不详 村集体年可增加纯收入20万元 2023年
  •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养殖泥鳅,农民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 壮大集体经济:股份泥鳅养殖有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促进农业发展:泥鳅养殖可以带动周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提高农业产值。
  • 保护生态环境:泥鳅养殖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尽管股份泥鳅养殖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

  1. 加强技术培训:为养殖户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养殖技术。
  2.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为股份泥鳅养殖项目提供贷款支持。
  3. 拓展市场渠道:积极开拓市场,提高泥鳅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4. 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股份泥鳅养殖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

韶关市海峰村,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上,稻香与泥鳅的欢腾声交织在一起。这里,农民们正通过“股份泥鳅”项目,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

自贡市自流井区,为了激活脱贫攻坚的活力,选择了7个具备资源资产的自然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海峰村便是其中之一,一次性获得不低于20万元的集体经济启动资金,旨在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的目标。

农村探索新型集体经济,股份泥鳅养殖助力农民增收

“股份泥鳅”项目启动

“村里正在与业主合作,通过发展‘股份泥鳅’,来壮大集体经济,村里有了钱,能更好为群众办事。”村支书胡明华这样介绍道。

捕大留小,增收致富

海峰村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收获稻鱼12000余斤,带动农户增收10万余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这不仅让农民们看到了希望,也为其他村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合作共赢,共谋发展

前不久,当地镇村干部通过与业主商谈,达成了合作组建生态泥鳅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扩大养殖规模,做大做强生态泥鳅品牌,实现业主得利,村里增收,群众致富的多赢局面。

在规范合作社发展方面,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办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班,向村两委班子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科学规范合作社生产运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

龙溪镇灯光村采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分别入股的合作模式,利用闲置稻田发展16亩泥鳅养殖。为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今年,党集镇把实施乡村...

“根据测算,公司两年收回成本,第三年开始每年可实现利润50余万元,村集体年可增加纯收入20万元,而村民也可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务工和村集体收入部分的再分配致富。”村支书胡明华充满信心地说。

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德州市陵城区于集乡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铜梁区双山镇寿桥村,镇村干部和业主正在落实新增的泥鳅养殖池地块。而股份制形式的合作既扬长避短又优势互补。业主的技术、市场、流动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上村里的生态、土地、劳动力、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可把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

经过考察,祝传永发现养殖泥鳅技术简单,效益可观,决定承包村里废旧的坑塘,并依托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开始泥鳅养殖。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农村集体经济要实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