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江苏宿迁张道省探索水蛭与小龙虾混养

一、创新养殖,破土而出

在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马桥村,有一位名叫张道省的农民,他打破传统养殖模式,勇于尝试水蛭与小龙虾的混养,成功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径。

江苏宿迁张道省探索水蛭与小龙虾混养

二、技术探索,摸石过河

张道省在早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虚心请教等方式,学习水蛭养殖技术和经验。然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并非易事,由于经验不足和技术不到位,他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病害,导致水蛭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立体复合种养,生态共赢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养殖效益,张道省将水蛭与小龙虾实行混养,网箱内养殖水蛭,网箱外投放小龙虾。这种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改善了水体、土壤环境,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

养殖项目 面积 年产量 年净收入
水蛭 70亩 100多万尾 未公开
小龙虾 70亩 3500多公斤 未公开
果蔬 未公开 未公开 未公开

四、综合收益,持续发展

张道省的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前,他的水蛭和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70多亩,每年投放水蛭100多万尾、龙虾3500多公斤,年净收入超过30万元。同时,每年还有一定的果蔬销售收入。

五、生态混养,前景广阔

张道省的生态混养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坚信,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水蛭与小龙虾混养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学习与实践: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江苏宿迁张道省探索水蛭与小龙虾混养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张道省的养殖模式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注重生态效益。他在池塘边种植果树和农作物,如草莓、蓝莓、甜瓜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为小龙虾遮阴,还能吸引昆虫,为水蛭和龙虾提供天然的饵料。这种生态混养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规模扩大,模式升级

随着水蛭养殖经验的积累,张道省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并引入网箱养殖技术,实现了养殖模式的提档升级。他认为,生态混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养殖效益。

坚持与努力:从失败中学习,走向成功

张道省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创业初期吃过亏、走过弯路。然而,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的原则,最终在养殖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未来展望:拓展市场,引领农业新潮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