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2018年黄鳝价格较去年每斤下跌5元

2018年黄鳝价格波动分析:原因与影响揭秘

随着夏季的到来,市场上黄鳝的需求逐渐升温。然而,今年黄鳝的价格却与往年大相径庭,每斤价格较去年下跌了5元。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价格变动?本文将深入剖析黄鳝价格下跌的根源,以及它对整个市场的影响。

2018年黄鳝价格较去年每斤下跌5元
原因 具体分析
养殖量增加 近年来,黄鳝养殖技术逐渐成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市场供应量增加。
消费需求减弱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消费者对黄鳝的需求有所减弱。
替代品竞争 小龙虾等水产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对黄鳝市场造成冲击。
气候变化 今年长江沿线雨水不断,导致水产养殖受到严重影响,黄鳝也不例外。

黄鳝价格下跌对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 养殖户收入减少:价格下跌导致养殖户收入减少,部分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损。
  • 市场供需失衡:供应量增加,而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 养殖户信心受挫:价格下跌使得养殖户对未来市场前景产生担忧,影响养殖积极性。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受影响:黄鳝价格下跌,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面临压力。

三、应对策略

  • 优化养殖结构:调整养殖品种,降低风险。
  • 提高养殖技术:提升黄鳝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 拓展市场渠道:寻求新的销售渠道,增加销量。
  •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黄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黄鳝的上市季节来临,往年养殖户们都会忙碌于捕捞和销售。然而,今年在荆州市的部分黄鳝养殖区,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养殖户们不仅没有捕捞,更没有出售黄鳝,这是为何呢?

合作社的应对之道

与散户相比,黄鳝养殖合作社在此次价格波动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合作社可以自主培育种苗,有效规避了种苗价格虚高的风险。此外,当黄鳝价格低廉时,合作社还可以发展后续加工,拓宽销售渠道。

2018年黄鳝价格较去年每斤下跌5元

市场与龙虾的竞争

2010年11月25日,合肥在线报道,黄鳝市场正与龙虾展开激烈竞争。合肥的特色水产品中,小龙虾备受关注,而黄鳝是否有望成为合肥的另一道亮丽风景线呢?养殖户江洪对此信心满满,他是合肥最早从事黄鳝养殖的先行者。

相比上月同期,黄鳝价格波动较大。2两/尾以下的黄鳝价格一般在14-18元/斤,而2两/尾以上的价格则在25-45元/斤不等。从6月20日到7月20日,长江沿线连续降雨,湖北成为重灾区,水产养殖各品种受到影响,黄鳝也不例外。

养殖量增加与价格下跌

今年黄鳝养殖量的增加,使得市场供应量提升,导致上半年黄鳝价格有所下跌。武汉汉口满春街的董老板表示,今年刚开始卖黄鳝时,价格确实比去年同期便宜很多。去年六七月间,小规格鳝鱼价格为35元/斤左右,大规格的则为40~45元/斤,而今年同规格的价格就低了许多。

价格暴涨与市场反应

7月份,华中地区黄鳝价格暴涨5元/斤,目前1斤以上大规格成品鱼塘口价为38元/斤,0.5斤以上规格的鱼价为35元/斤。去年黄鳝最高塘头价仅为35元/斤,同比高出3元/斤。然而,随着黄鳝养殖量的增加,市场供应量的提升,上半年黄鳝价格有所下跌。

消费者态度与销售压力

多家商户表示,今年小龙虾价格下跌明显,规格最小的小龙虾已经跌至10元/斤,平均每斤比往年低5元左右。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黄鳝批发大户抱怨黄鳝难卖,而二、三线城市黄鳝经销商则表示黄鳝价格太高,老百姓不买账,销量同样减少很多。

3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和仙桃市发改委共同编制的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正式对外发布,成为业内黄鳝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这一指数的发布,为黄鳝市场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定价依据。

水产专家张生表示,现在真正在餐桌上流通的黄鳝,大部分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热带地区,这些地区养殖黄鳝的成本很低,导致本地养殖的黄鳝卖不起价来。然而,热带地区养殖的黄鳝口感质量比国内养殖的要差一些,因此黄鳝的价格在春节期间不会跌只会涨。

养殖成本高是导致本地产黄鳝不好卖的根本原因。然而,张老师表示,这种行情不会持续太久,随着春节的临近以及本地黄鳝过硬的品质,本地黄鳝的价格在后期出现上行的可能性很大,养殖户不要丧失信心。

2018年黄鳝价格的波动,给养殖户和市场带来了诸多挑战。然而,通过合作社的应对之道、市场供需的分析、消费者态度的观察以及专家观点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黄鳝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对于养殖户来说,调整养殖策略、提高黄鳝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是关键。而对于市场来说,科学定价、合理调控、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