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人参果田间种植管理技术,涉及土壤、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土壤管理

人参果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生长。选择土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人参果田间种植管理技术,涉及土壤、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 土壤pH值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 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较高,以利于人参果的生长。
  • 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人参果对水分的需求较高,但又不耐水涝。因此,水分管理至关重要:

  • 播种前进行灌水,确保土壤湿润。
  •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 结果期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促进果实膨大。

三、施肥技术

人参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施肥时期 肥料种类 施肥量
播种前 有机肥 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
生长期间 氮肥、磷肥、钾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适量施用
结果期 叶面肥 每结一次穗果喷施一次

四、病虫害防治

  • 叶霉病:加强通风,剪除病叶,喷洒嘧霉胺、异菌脲等。
  • 绵疫病:及时摘除病果,喷洒银法利、抑快净+嘉美金点。
  • 白粉病:喷洒粉锈宁、苯醚甲环唑等。

五、植株调整

人参果植株发枝力强,为提高通风透光,应进行以下调整:

  • 搭建支架,将植株茎蔓绑在支架上。
  • 保留3个左右的主枝,根据种植密度而定。
  • 结果期每半个月修剪一次,剪除多余枝条。

六、温度控制

  • 秋冬季:扣盖地膜,覆盖稻草,白天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晚上不低于10度。
  • 温度回升后:注意通风,防止热害。
  • 最低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后:揭开棚膜。

人参果种植管理技术涉及多个方面,掌握好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人参果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人参果种植:因地制宜,精准调控

在人参果的种植过程中,合理控制花穗上的花朵数量是关键。根据经验,专业种植户建议将每个花穗上的花朵数量控制在5朵左右,以避免营养消耗过快。此外,为了提升人参果的挂果率和植株生长速度,需要科学运用生长调节剂。但需注意,生长调节剂的用量需适度,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人参果的生长速度,甚至导致植株徒长。

若人参果遭受绵疫病的侵袭,这通常是由于养分不足引起的。此时, 要及时摘除病果,并使用银法利、抑快净与嘉美金点交替喷施,以防止病情扩散。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确保人参果的健康生长。

人参果田间种植管理技术,涉及土壤、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育苗期管理:细致入微,助力成长

在人参果的育苗期,大约每隔10天,使用低浓度的氮肥进行喷洒,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确保幼苗健壮成长。扦插繁殖育苗是人参果繁殖的常见方式,选择枝条粗壮、叶片茂盛、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定植,是提高人参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温度调控:顺应自然,创造适宜环境

人参果喜温暖环境,但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的调整。在秋冬季,随着温度的下降,要及时扣盖地膜,并在夜间覆盖稻草,白天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夜间不低于10度。随着温度回升,要注意通风,防止热害。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后,可揭开棚膜。

人参果植株发枝力强,若不及时调整,枝条繁茂可能导致植株过于封闭,影响通风透光,进而影响花芽分化和结果率。因此,在种植时,要用竹竿搭成角架,将植株茎蔓绑在角架上,避免过于封闭。保留3个左右的主枝,根据种植密度适当调整。在结果期,每半个月左右修剪一次,剪除多余枝条,利用健壮枝条进行繁殖。

整地施肥:科学规划,保障肥力

选择灌溉方便、通风透光、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进行人参果的栽种。人参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需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以保障土壤肥力。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基肥情况,合理控制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人参果徒长。

在施肥时,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基肥情况,控制好追肥量。土壤肥沃且基肥充足时,少追或不追肥。当穗果长到鸡蛋大小时,开始第一次追肥,以促进果实膨大。在花果期,适当喷洒叶面肥。整个生育期内保持土壤湿润,进入结果期后,适当增加浇水频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