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荚螟是芝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芝麻产量
在我国的芝麻种植区,有一种让人头疼的害虫,它就是芝麻荚螟。这种害虫不仅会给芝麻产量带来严重影响,还会降低芝麻的品质。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劲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芝麻荚螟的神秘面纱,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芝麻荚螟的发生规律
芝麻荚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芝麻主产区。它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越冬。7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8月上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多停息在芝麻叶背或杂草丛中,夜间活动产卵。卵散产于芝麻叶、茎、花、蒴果和嫩梢上,卵期约为6~7天。
虫态 | 形态特征 |
---|---|
成虫 | 体长7~9毫米,淡黄褐色,近前缘处有3个不明显的黄褐斑,后翅有两个不明显的黑斑。 |
卵 | 长约0.4毫米,长圆形,初为乳白色,后转为淡黄至粉红色。 |
幼虫 | 体长16毫米,头部黑褐色,体色为绿、黄绿、淡灰黄和红褐色等。 |
蛹 | 长约10毫米,淡灰绿至暗绿褐色,喙和触角末端与体分离。 |
芝麻荚螟的幼虫吐丝将花、叶缠绕,取食叶肉,也常钻入花心、嫩茎和蒴果内取食,可将种子吃尽,蒴果变黑脱落,植株枯黄。严重时,减产可达30%,芝麻品质显著下降。
1. 农业防治
清除地头、路边、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合理轮作,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水旱轮作。精耕细耙,减少越冬虫源。苗期及开花期灌水,提高土壤湿度。
熏蒸:8月上旬成虫盛发期,用80%敌敌畏100~150克拌锯末和麦糠4千克,每亩放40堆,均匀堆在芝麻棵下,一般可维持药效8~10天。
喷粉:在幼虫孵化盛期,用1.5%乐果粉剂;2.5%敌百虫粉剂;2%杀螟松粉剂,每亩1.5~2千克,用喷粉器均匀喷洒。
芝麻荚螟是芝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防治工作不容忽视。通过了解其发生规律、形态特征、为害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芝麻荚螟的为害,保障芝麻产量和品质。
芝麻,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市场的供应。然而,芝麻荚螟的侵袭,让这一希望之果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害虫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主要产区尤为猖獗,一般减产幅度在10%-20%,严重时甚至高达30%,不仅影响了芝麻的产量,更使得芝麻的品质大打折扣。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捕食螨等,可以有效控制芝麻荚螟的数量。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这些生物农药对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具体措施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轮作,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引入天敌昆虫。通过这些措施,该村芝麻减产幅度从原来的20%降低到5%,芝麻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芝麻荚螟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防治,即结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同时,绿色、环保的防治理念也将成为未来芝麻荚螟防治的重要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