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山楂白纹羽病是一种危害山楂树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山楂,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果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然而,山楂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其中,山楂白纹羽病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将详细解析山楂白纹羽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保护您的山楂园。

山楂白纹羽病是一种危害山楂树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一、山楂白纹羽病的危害

山楂白纹羽病主要危害山楂树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株树死亡。该病害不仅影响山楂的产量和品质,还会给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症状 描述
根部症状 根部缠绕白色至灰白色的丝网状物,即病菌的根状菌索。
地上部症状 叶形变小、叶缘焦枯,小枝、大枝部分或全部枯死。
  • 残留在病根上的菌丝、根状菌索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 条件适宜时,菌核或根状菌索长出营养菌丝,从根部表皮皮孔侵入。
  • 病菌通过病健部接触传播或通过带病苗木远距离传播。

发病条件:

  • 春季温暖干燥,伴有少量降雨,夏季多雨,气候凉爽,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 生长势弱的山楂树易感病,且发病较重。
  • 栽植过密、定植太深、培土过厚、耕作时伤根、管理不善等易造成树势衰弱,土壤有机质缺乏,酸性强等可导致该病发生。

预防措施

  • 选栽无病苗木,建园时避免使用病苗。
  •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 合理修剪,防止大小年现象出现。
  • 加强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 发现病树,先挖至主根基部,扒开根部土壤,寻找根的茎部病斑。
  • 对于烂根,要从根基部锯除或砍除,同时仔细刮除根茎病斑上的病皮。
  • 伤口须用高浓度杀菌剂涂抹或喷雾消毒,再涂以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保护。
  • 选用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1份对新土40~50份,充分混匀后施于根部。

五、案例分析

某山楂种植户,由于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山楂园内山楂白纹羽病大面积发生。经过专家指导,采取以下措施后,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 更换无病苗木,加强栽培管理。
  • 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定期喷洒杀菌剂,预防病害的发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山楂园的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说完了山楂白纹羽病是一种危害山楂树生长的真菌性病害。,接下来聊聊山楂白纹羽病防治新策略。

山楂白纹羽病是一种危害山楂树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二、防治策略全解析

  • 选栽无病苗木:建园时,选择无病的苗木至关重要。若确定苗木带病,可用10%的硫酸铜溶液或20%的石灰水、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小时后再栽植。
  • 挖沟隔离:在病株或病区外挖1米深的沟进行封锁,防止病害向四周蔓延。
  • 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钾肥,使氮、磷、钾比例适当。盛果期,低洼潮湿的果园或地块应注意排水。合理修剪,防止大小年现象出现。加强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 病树治疗:发现病树,先挖至主根基部,扒开根部土壤,寻找根的茎部病斑,然后再从病斑向下追寻主根、侧根及支根的发病点。对于烂根,要从根基部锯除或砍除,同时仔细刮除根茎病斑上的病皮。伤口须用高浓度杀菌剂涂抹或喷雾消毒,再涂以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保护。
  • 苗圃轮作:重病苗圃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5~6年再继续育苗。

兴隆县位于河北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山楂产区。近年来,山楂白纹羽病在该地区流行,严重影响了果农的收益。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兴隆县果农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加强病害监测:密切关注山楂树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株,及时处理。
  • 推广无病苗木:通过严格的苗木检疫,确保种植的苗木无病。
  • 实施科学管理:合理施肥、灌溉、修剪,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 推广生物防治:利用昆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山楂白纹羽病的防治将更加高效、环保。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技术的应用:

  •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基因工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性强的山楂品种。
  •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病害的发生趋势,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