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辣椒映红撒拉族农民,致富路在脚下

内容 关键词密度 LSI关键词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3% 撒拉族,循化县,青海省
辣椒 3% 辣椒种植,辣椒产业,辣椒市场
致富路 2% 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产业扶贫
农业发展 4% 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

一、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辣椒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九月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红花椒咧开了嘴,线辣椒涨红了脸。这片土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尤其是辣椒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辣椒映红撒拉族农民,致富路在脚下

撒拉族农民韩忠明说起家里的喜事,很感慨。在新建村,像马热者卜这样20多户撒拉族贫困户都种上了线辣椒。他布满皱纹的脸,就像脚下缺水的土地。

近年来,循化县依托高原冷凉气候和临近黄河的地理禀赋,大力发展线辣椒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59岁的韩乙布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田盖村的村民。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曾一度面临产业发展选择难题。

二、政策扶持,辣椒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为促进农民生产致富,循化县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辣椒种植业。同时,在春耕生产时无偿地给农户提供农膜、化肥、优质籽种,引导农户与仙红、天香等农字号龙头加工企业签约订单,真正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目前,循化县线辣椒种植面积2.5万亩,预计产量达3.25万吨,经济效益2亿元左右。循化县立足农业资源环境优势和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按照“小特产,大产业”的思路,将辣椒产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谈及长远发展,韩学明胸有成竹地说:“辣椒也要形成产业。现在摘辣椒都是雇人摘,摘1公斤辣椒付1元工钱。一般种完麦农民就不那么忙了,农村的老人、妇女都可以来打工,他们不出远门就能挣到钱。今后,希望能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机械化种植和采摘,提高生产效率。”

又到了辣椒收获的季节,素有“辣椒之乡”之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派繁忙:收获的鲜辣椒铺放在农户家的房前屋后,绵延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辣椒种植户的笑脸更加灿烂。

在一片辣椒基地里,村民韩马力正忙着采摘辣椒。“我种辣椒14年了,每年效益都不错。今年种了两亩辣子,抗旱、抗涝、抗病虫害不说,还非常适合做辣酱,根本不愁销路,纯收入五六千元!”韩马力一边采摘辣椒,一边喜滋滋地说。

这也是青藏高原过渡到黄土高原的标志性山脉。山两侧,一边是甘肃积石山,一边是青海循化,两个县居住着人口约2万和10.1万的民族——保安族、撒拉族,同属我国28个少小民族。在黄河边生活数百年的这两个民族,世代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不少群众生活贫困。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党和政府支持下,两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辣椒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走进循化县街子镇仙红公司,一串串线辣椒晾晒于木架之上,鲜红如火,分外艳丽。工人们正忙着收辣椒、捡辣椒、生产辣椒酱。公司负责人韩学明一边给辣椒过秤,一边说:“到现在,我已经收购辣椒20多吨。辣酱还没加工出来,全部被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客户预订了。”

据了解,仙红辣椒公司自建厂以来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线辣椒种植基地,与家户签订线辣椒收销合同,统一管理、集中收购、深化加工,谋求利益最大化,让小辣椒真正映红农民的致富路。


说完了辣椒映红撒拉族农民,致富路在脚下。,现在来谈谈辣椒铺就撒拉族致富路。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循化县,这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人文历史的地区,以其独特的“红色名片”闻名。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循化县不仅传承了红色文化,更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黄河从公伯峡水库奔腾而下,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活力。

辣椒映红撒拉族农民,致富路在脚下

辣椒产业的转型升级

辣椒红了,农民笑了

撒拉族的幸福生活

在甘肃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鸳鸯山戈壁晾晒场,一位村民将一车车刚摘下来的鲜辣椒摊开晾晒。金秋时节,肃州区三墩镇的辣椒丰收了,火红的辣椒铺满了戈壁晾晒场,映红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村民们有的晾晒,有的忙着搬运,茫茫戈壁中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