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种植紫甘蓝,需注意温度、水分和病虫害防治
紫甘蓝,作为一种色彩鲜艳、营养丰富的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夏季高温多湿,紫甘蓝种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为您揭秘夏季紫甘蓝种植的秘诀,从温度、水分到病虫害防治,一一为您揭晓。
一、温度管理
时期 | 温度要求 | 注意事项 |
---|---|---|
定植初期 | 白天25-27℃,夜间13-15℃ | 注意通风,防止高温闷苗 |
莲座期和结球期 | 白天18-20℃,夜间12-15℃ | 保持适宜温度,促进结球 |
高温期 | 白天适时通风,降低温度 | 避免高温对紫甘蓝生长造成影响 |
紫甘蓝对水分需求较高,但夏季高温多湿,水分管理尤为重要。
- 定植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缓苗
- 莲座期和结球期: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高温期:适当减少浇水次数,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三、病虫害防治
夏季紫甘蓝易受病虫害侵袭,
- 黑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喷施77%可杀得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倍液
- 软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500倍液
- 霜霉病:喷施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
- 菌核病:喷施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 蚜虫和菜青虫:用20%杀灭菊酯3500倍液防治
夏季种植紫甘蓝,温度、水分和病虫害防治是关键。通过合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紫甘蓝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祝您种植成功!
紫甘蓝种植:杨家尧河村的因地制宜之道
在寿光市洛城街道杨家尧河村,紫甘蓝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然而,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种出高品质的紫甘蓝,成为了一门学问。以下,我们就来详细解析杨家尧河村紫甘蓝种植的成功之道。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播种时机
杨家尧河村的紫甘蓝种植, 注重品种的选择。他们挑选了适应性强、抗热性较强的品种,如美貌、神月、秋绿、七草等。这些品种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播种时间则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行小拱棚育苗。
二、科学定植,合理施肥
定植时,农民们选择地势较高、较干燥的地方,以确保排水顺畅。基肥方面,每亩施用土杂肥、堆肥、猪粪等有机肥4000~5000千克,并掺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硫酸钾50千克,以增加土壤的磷钾含量。定植密度行株距为60×50厘米,每亩2000~2200株。
在肥水管理上,紫甘蓝需肥量大。除了重施基肥外,幼苗期要少施薄施有机肥,移栽后一周施入少量氮肥。莲座叶形成时,追施腐熟人粪尿加尿素;莲座叶生长盛期,沟施腐熟有机肥加氮磷肥。此外,还要注意钙肥和硼肥等微量元素的施用,以促进紫甘蓝的健康生长。
定植后7~10天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13~15℃。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12~15℃。若白天温度超过25℃,需打开薄膜放风;温度低于17℃时,要盖膜防风。
在紫甘蓝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常见的病害有黑腐病、软腐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农民们会根据病情喷施相应的农药,如77%可杀得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40%菌核净1000倍液等。虫害方面,如蚜虫和菜青虫,则使用20%杀灭菊酯3500倍液进行防治。
五、适时收获,确保品质
当紫甘蓝进入结球末期,叶球包合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标准是叶球充分紧实,切去根蒂,去掉外叶、损伤叶,做到叶球干净,不带泥土。有病的叶球和腐烂有污染物的叶球不能作为商品上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