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炭疽病是冬瓜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在广阔的农田中,冬瓜炭疽病如同潜伏的幽灵,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每一株冬瓜。它不仅威胁着作物的生长,更影响着农户的种植收益。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深入了解冬瓜炭疽病。
一、冬瓜炭疽病的发病症状
部位 | 症状 |
---|---|
果实 | 圆形褐色凹陷斑,湿度大时病斑中长出粉红色粒状物 |
叶片 | 圆形、褐色或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中央色淡 |
茎蔓 | 褐色稍凹陷,潮湿时有琥珀色流胶 |
这些症状往往在冬瓜生长的中后期出现,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产量减少。
冬瓜炭疽病主要由瓜类刺盘孢真菌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 土壤传播:菌丝体或拟菌核随土壤中病残体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传播。
- 种子传播:种子也可带菌,出苗后先侵染子叶,产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 风雨传播: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到瓜上或植株上侵染。
- 选用无病株留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
-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和合理密植引蔓。
- 合理配方施肥,提高抗病力。
- 在叶片出现病斑时抓紧喷药,防止病菌侵染果实。
药剂名称 | 使用方法 |
---|---|
艾菌托 | 800-1000倍液 |
轮多克 | 600-800倍液 |
达霜宁 | 600-800倍液 |
腈菌唑 | 1000-1500倍液 |
使用以上药剂之一,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治冬瓜炭疽病。
冬瓜炭疽病是冬瓜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隐患,了解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对于保护作物健康、提高农户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冬瓜炭疽病是冬瓜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冬瓜炭疽病防治策略研究的内容。
冬瓜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一种名为瓜类刺盘孢的真菌。这种真菌可以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气流等方式传播。在25℃左右,相对湿度达到90%—95%时,炭疽病的发生最为严重。
冬瓜炭疽病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叶片、茎蔓和果实上。叶片上的病斑通常是圆形,褐色或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茎蔓上的病斑则呈长圆形或梭形,褐色稍凹陷。果实上的病斑多从瓜蒂附近开始,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转黑褐色,稍凹陷。
种子处理选用无病株留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以使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冷却,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浸种1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浸种催芽。
轮作换茬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合理密植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和合理密植引蔓,保证结瓜期株间通透、降低湿度。
药剂防治在叶片出现病斑时抓紧喷药,防止病菌侵染果实。常用的药剂有艾菌托、轮多克、达霜宁、腈菌唑等。
在某地区,由于连续两年冬瓜炭疽病严重,导致当地农户损失惨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农业部门联合种植大户,开展了一系列的炭疽病防治工作。
对农户进行了炭疽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推广了种子消毒、轮作换茬、合理密植等防治措施。最后,通过药剂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炭疽病的发生。
通过这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该地区冬瓜炭疽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户的种植效益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