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肉鸭养殖适宜温度是多少?
作者:农园趣友•更新时间:2小时前•阅读2
一、育雏前的准备
- 检查棚舍、饮水、喂料等设备,确保能正常工作。
- 鸭舍面积需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规划。
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控制
日龄 | 温度 | 相对湿度 |
---|---|---|
1-3日龄 | 32-35 | 70 |
4-6日龄 | 30-32 | 65 |
7-10日龄 | 25-30 | 60 |
11-15日龄 | 20-25 | 60 |
20日龄左右 | 18-21 | 60 |
4-6周龄 | 15-18 | 60 |
三、饲养管理
- 温度:采用保温伞育雏,1日龄伞下温度控制在30~32℃,育雏室内温度为24℃左右。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根据雏鸭的活动表现来调节。
- 湿度:舍内湿度第一周以60%为宜,随日龄的增加,逐步降低舍内湿度,3周以后相对湿度保持在50%左右。
- 光照:育雏前3天,保持光照时间在23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到14日龄以后过渡到自然光照。
- 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并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人进入育雏室不感到臭味和无刺眼的感觉,就可以。
四、降温与脱温
-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下降1.5℃左右,至21日龄时降到常温,以后保持在20℃左右为最佳。
- 脱温后,要随时观察鸭群的舒适程度,特别是冬季晴天,当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时,应在中午放鸭。若晒太阳的运动场是水泥或潮湿地面应铺垫干垫草,以避免鸭子卧在凉冷而又潮湿地面上而引起着凉及增加营养消耗。
五、防治疾病
- 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做饮水,6-8日龄用0.02%痢特灵做饮水,9-13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做饮水,14-16日龄用0.02%痢特灵做饮水。网床上的粪便每天扫1次,网床下的塑料布接粪板每天早上清除1次,扫出或刮出的粪便用来喂猪或作肥料。
- 鸭舍外每隔7天用石灰水消毒1次;水槽、食槽每天用清水冲洗2次,每2-3天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次。雏鸭的常见病有鸭瘟、霍乱和病毒性肝炎等。有效控制以上疾病的发生是养鸭成败的关键。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 大麦10%、豆饼20%、玉米50%、麸皮5%、鱼粉8%、骨粉1.7%、米糠5%、盐0.3%。
七、场址选择
- 鸭舍应选择靠近无污染水源的河边、塘坝、水库等地势开阔平坦、排水性好、利于防疫隔离的地方建造。
八、注意事项
- 寒冷地区或冬季,夜里或阴雨天气,只要温度达不到上述介绍的适宜温度,就需继续供暖,以避免因温度忽高忽低而引起鸭子感冒,甚至继发疫病。
- 在炎热的夏季若温度超过育雏温度,要注意防暑降温。
以40天肉鸭养殖适宜温度是多少?为起点,随后迈向40天肉鸭养殖最佳温控策略的新阶段。
一、精心打造育雏环境,为肉鸭成长奠定基础
在启动40天肉鸭养殖项目之前, 要确保育雏环境的准备万无一失。检查棚舍、供水系统、喂料设备等,确保一切正常运行。鸭舍面积要适宜,每批养殖1000-2000只,一年可养殖6-8批。选择优良的肉鸭品种,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等,这些品种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合大规模养殖。
育雏期的温度至关重要。1日龄时,伞下温度应控制在30~32℃,室内温度为24℃左右。随着日龄增长,温度逐渐降低,根据雏鸭的活动表现来调节。湿度方面,第一周以60%为宜,随后逐步降低,3周后保持50%左右。光照方面,前3天保持23小时,之后逐渐减少,直至过渡到自然光照。
在饲养管理中,温度控制是关键。肉鸭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12℃至24℃之间。例如,在寒冷地区或冬季,夜里或阴雨天气,温度未达到适宜温度时,需继续供暖。夏季则需注意防暑降温。饲料配方要科学,如大麦、豆饼、玉米等,确保营养均衡。
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做饮水,6-8日龄用0.02%痢特灵做饮水,9-13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做饮水,14-16日龄用0.02%痢特灵做饮水。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蜂胶苗、禽流感油乳苗等。
五、合理脱温,促进鸭群健康成长
雏鸭脱温后,要随时观察鸭群的舒适程度。冬季晴天,室内外温差大时,中午可放鸭晒太阳。若运动场地面潮湿,应铺垫干垫草,避免鸭子着凉。商品鸭在饲养全过程中,温度控制始终是关键。
六、优化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采用网上快速饲养法,可缩短饲养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网上养鸭是一种高效养鸭法,将肉鸭从雏鸭出壳到上市全过程完全在房舍内网上养殖。
七、经验,展望未来
通过以上措施,肉鸭养殖周期一般在40天至48天,出栏时体重可达2~3kg。在养殖过程中,要不断经验,优化养殖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为未来肉鸭养殖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