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枣丰产造林技术,旨在提高拐枣产量
拐枣,一种在陕南秦马山区广为流传的特产,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实现拐枣的高产,成为了林业发展的一大课题。本文将为您揭秘拐枣丰产造林技术,助力您在可持续林业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选地整地:打造理想生长环境
拐枣适应性较强,喜生于向阳、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PH值中性。在种植前,选择合适的宜林场所至关重要。挖坑时,深度和宽度均需达到60cm,坡地可挖成鱼鳞坑,以防水土流失。坑内多施农家肥或枯枝落叶,为树木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二、拐枣丰产种植管理技术
拐枣种植后第二年,当小树长到1.5米左右时,将其主干拉弯,达到早结果、多结果的目的,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此外,通过科学实验,制定了《拐枣标准综合体》,编写了《拐枣丰产栽培技术手册》,制定并发布了《拐枣鲜果团体标准》、《旬阳拐枣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项目获2022年度陕西林业科技成果二等奖。
三、栽后管理:关注幼苗成长
拐枣幼苗生长缓慢,需加强管理。一般5-6年才开始挂果。春夏季节杂草生长时,要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及时浇水。春季3月、夏季6月、冬季11月施三次肥料,促进生长。采用现代矮化拉枝技术,可提前到3-4年挂果。栽后第二年,小树长到1-1.5米时把主杆拉弯,让其分生二级枝条,再用同法拉技,在第三级和四级枝条上即可开花结果,树枝向四面展开,达到早结果、多结果,提高经济收入。
四、病虫害防治:确保丰产增收
拐枣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叶枯病在发病前和发病初用1:1:400的波尔多液防治。蚜虫危害嫩芽,用40%乐果2000倍水溶液喷洒,即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五、收获加工和出售:拓宽销售渠道
拐枣果实未成熟时,果梗含有较多单宁酸,味涩酸难食。在冬季11月霜降后经过几次霜冻,果梗变为红褐时采摘。剪下果枝,储于阴凉处,后熟7-10天即可鲜品出售。此外,拐枣还可加工成罐头、密饯、果脯、果干等精美食品,拓宽销售渠道。
六、育亩:种子繁殖与压条分根法
拐枣栽培主要用种子繁殖。在11月成熟时收取种子,种皮红褐色,一个果实含3粒种子。种皮革质,胚黄白色,不易吸收水分。采后用湿沙层积法催芽,一层种子一层湿沙堆藏,50-60天即可出现胚根凸起。播整好苗床,点播或条播,4月初即可出苗。待苗长出3-5片真叶时间苗,留强去弱。苗期要经常浇水、施肥,促进生长。然后也可用压条和分根法繁殖,在春季将枝条拉下,割一三分之一的小口,压于地下,保持湿润,夏季可形成愈伤组织、生根,冬季或翌年春天可移栽。
拐枣丰产造林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拐枣产量,还能实现可持续林业发展。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您能够掌握这些技术,为当地农民增收、林业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 | 内容 |
---|---|
选地整地 | 选择向阳、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挖坑深度和宽度均为60cm,施入农家肥或枯枝落叶。 |
拐枣丰产种植管理技术 | 种植后第二年,将主干拉弯,采用现代矮化拉枝技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
栽后管理 | 加强幼苗管理,春夏季节除草、浇水,施三次肥料,促进生长。 |
病虫害防治 | 叶枯病用波尔多液防治,蚜虫用乐果水溶液喷洒。 |
收获加工和出售 | 冬季采摘,后熟7-10天即可鲜品出售,也可加工成罐头、密饯、果脯、果干等。 |
育亩 | 种子繁殖和压条分根法,促进拐枣生长。 |
拐枣的经济价值与市场前景
拐枣不仅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其果实、叶子、果梗、种子及根等均可入药,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碱。此外,拐枣的果梗还可用于酿酒、制酸、制糖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当旬阳县拐枣基地全部进入盛产期后,拐枣总产量可达30万吨,产值可达10亿元,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