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韭菜小拱棚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在寒冷的冬季,韭菜小拱棚栽培技术成为了调节蔬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的法宝。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技术,帮助您了解如何提高韭菜的产量与品质。

韭菜小拱棚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一、小拱棚韭菜栽培的优势

  • 增加收割次数,提高产量。
  • 减少浇水次数,节约用水和用工。
  • 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

二、品种选择与种植准备

  • 抗寒性强、休眠期短。
  • 假茎粗壮、生长快。
  • 叶片肥厚宽大。
  • 清除田间杂物,搂平畦面。
  • 施足底肥,用腐熟人粪尿和腐熟肥细土盖根。
  • 灌根,杀灭地下越冬害虫。
  • 蓄足水分,准备覆膜。

1. 盖膜前准备

在“大雪”前拱棚覆膜。拱畦宽1米,长20米,高0.3-0.4米。清除田间杂物,搂平畦面,施底肥,灌根,蓄水,覆膜。

2. 栽培与管理

拱棚盖膜后,夜间需加盖草帘保温,晴天揭帘提温。揭帘时,若棚膜上有水珠,轻轻拍掉。拱棚盖膜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有利于韭菜生长。

当韭菜苗出土时,晴天温度高时揭膜松土一遍,深度3厘米左右。待韭菜长到10厘米左右时,高温晴天揭膜培土。其余各茬可不再培土。

四、适时采割

一般头茬青韭菜在封膜后20-25天时采割。采割时间在早晨或下午日落前进行。采割方法是边揭膜边采割,揭一段割一段。割后及时清除残叶,不要浇水。如畦面过干,可用喷壶喷洒少量水,保持土壤湿润。

以后间隔20天左右割第二刀,再间隔15天左右后采割第三刀。待气温正常揭膜后一个月左右割第四刀。后三茬的收割方法和收割时间同第一茬。

五、病虫害防治

灰霉病是韭菜的多发病害。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或25%百霉威500倍液进行轮换喷药。每次割后盖土前喷1次,连续喷药2-3次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效。

根蛆是危害韭菜生长的主要地下害虫。在采割阶段发现有根蛆,可在行间开沟撒施草木灰;在养根阶段发现根蛆,可用1000倍晶体敌百虫溶液灌根。此外,还应勤除杂草,保持土壤疏松,以利根系生长。

韭菜小拱棚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种植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韭菜的产量与品质。通过合理选择品种、做好种植准备、科学管理、适时采割和病虫害防治,相信您一定能够收获丰富的韭菜。

品种 特点 适宜地区
汉中冬韭 抗寒性强、休眠期短、假茎粗壮、生长快、叶片肥厚宽大 陕西
河南791 抗寒性强、休眠期短、假茎粗壮、生长快、叶片肥厚宽大 河南
天津黄苗 抗寒性强、休眠期短、假茎粗壮、生长快、叶片肥厚宽大 天津

冬季韭菜拱棚栽培,品质与产量齐飞

苗期管理:精心呵护,健康成长

韭菜小拱棚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高产栽培:小拱棚助力,效益显著

利用小拱棚进行韭菜反季节生产,当年可收割23茬,自第二年开始,每年可收割34茬,平均亩产韭菜5000多公斤,亩收入可达8000-10000元。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韭菜相比,这种种植模式具有投资小、效益高的优势。

韭菜小拱棚栽培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增加收割次数,提高产量;二是减少浇水次数,节约用水和用工;三是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种植小拱棚韭菜应选用品质好、叶宽、直立性强、耐低温弱光、抗病、丰产、不倒伏、休眠期短、耐寒力强的优良品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