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龙头企业引领,打造芥末之都

芥末全身都是宝,叶子、花苔、杆和茎块都可以卖,每年每亩收入可达到3000多元。”罗明华说。从新沟村开始,沿老国道318线至二郎山山顶,随处可见芥末种植基地和务工的农民,曾经的贫瘠之地成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务工的基地。

龙头企业引领,打造芥末之都

专业展会:15年只专注于大健康会展,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势头,是企业寻求商机,塑造国际品牌形象,强势走向全球市场的优质平台...

转化优势助农增收

故事

石成荣则表示:“我希望芥末产业形成产业链,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最重要是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种植户有钱赚,我们也可以挣更多钱。”

芥末作为天全县生态产业发展中的一颗“新星”,将承载农民增收、打造“芥末之都”的历史重任。

打造都市食品特色产业集群,霸州不仅坚持龙头项目引领,还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食品产业生态圈。.都市食品产业集群悄然兴起,企业集聚发展...

鼓励地方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主引擎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品牌和渠道建设,发挥聚合辐射效应,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林竹产业优势不断减退,农民不得不靠外出务工为生。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天全县委、县政府结合两路乡林下种植优势,倾力打造“中国二郎山芥末之都”,并提出芥末种植要依靠科技,推广规模种植,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路子,提高产品附加值,促农增收。

摘要农产品加工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引领农业向...

“我在这里干了一年多,离家近,工作也轻松,一年能挣几万元。”石成荣说。

王能波告诉记者,芥末野生于海拔1300-2000米的冷凉潮湿高山和野溪谷,从新沟村沿国道318线至二郎山,无论是海拔还是气候,都非常适宜芥末的生长。

着力激发硬科技引领作用;实施制造业企业倍增计划,坚持外部引进和自主培....此外,经开区将实施“领头羊”行动,支持存量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

这一区域内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2.5倍,发展都市食品产业潜力巨大……瞄准食品市场需求升级,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应运而生。打造“舌尖上的产业集群”,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霸州市不贪大求全。都市食品产业园明确了“中国品牌食品产业高地、环京食品产业转移首选地、首都新机场航食后援基地”的发展定位,重点聚焦休闲食品、保健食品

小芥末大产业

8月初,天全县在传达学习我市灾后重建暨县域经济工作会精神时,县委书记赵昌林表示,天全将以一批龙头企业为基石,围绕芥末、冷水鱼、茶叶、山药、林竹等10大生态产业,拓宽农民致富增收途径。

两路乡境内老国道318线的山坡上,绿油油的芥末地里,工人石成荣和工友正忙着拔野草。给芥末拔一天草,他可以挣到100多元。

无论是石成荣,还是王能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心愿——芥末产业驶上发展正轨,在龙头企业的支撑下,形成产销一体致富产业。

两路乡种植芥末3000余亩,仅种植管理就可以解决400多人务工,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每年还有附近乡镇农民100多人到此务工。

年份 芥末种植面积 农民增收
2009 300 2500
2012 2000 3000
2018 6000 3500

从2009年的300亩发展到2018年的6000亩,天全县的芥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从龙头企业引领,打造芥末之都,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过渡到芥末之都:产业升级新引擎,我们开始新的讨论。

新沟村的芥末转型之路

龙头企业引领,打造芥末之都

专业展会助力产业融合

石成荣的产业梦想

灾后重建与芥末的机遇

都市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

地方特色食品龙头的引领作用

从农民到种植户的转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