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养殖娃娃鱼成本与利润情况如何
文/图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张河长
娃娃鱼养殖概况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其叫声类似婴儿啼哭而得名。在我国,娃娃鱼养殖已有数十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四川、福建、贵州、湖南、湖北等地。
娃娃鱼养殖成本主要包括鱼苗、饵料、人工、设备折旧等。
成本项目 | 单位 | 成本 |
---|---|---|
鱼苗 | 尾 | 约30元 |
饵料 | 斤 | 约150元 |
人工 | 人·天 | 约50元 |
设备折旧 | 元 | 约100元 |
总计 | 约380元 |
以2020年娃娃鱼市场最低价200元/斤计算,一条娃娃鱼的利润约为600元。
收入项目 | 单位 | 收入 |
---|---|---|
娃娃鱼 | 尾 | 约800元 |
淘汰大鲵 | 尾 | 约200元 |
种苗 | 尾 | 约100元 |
总计 | 约1100元 |
-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娃娃鱼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 药用价值:娃娃鱼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稳定。
-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为娃娃鱼养殖提供了政策保障。
2020年我国娃娃鱼养殖成本与利润表现良好,市场前景广阔。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仍需注意风险,合理规划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福建龙岩,一位养殖户透露,娃娃鱼的市场价曾经高达2000元/斤,而普遍的养殖规模在4-10斤之间,利润空间超过一半。娃娃鱼,又称为娃娃鱼或狗鱼,是一种古老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我国养殖已有数十年历史,遍布多个省份。
天然优势与产业化发展
农村丰富的水源,尤其是天然的山泉水,为娃娃鱼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水质。利用这些资源,农户可以在家中空闲时间进行养殖,劳动强度不大,投入也不多,这不仅吸纳了大量城乡劳动力,还推动了肉食加工业、制酒业、化妆品业等行业的原料供应。随着产业化深入,娃娃鱼养殖有望成为国际市场的新商机。
政策与市场双重影响
“都怪那几个吃野味的”,这句网络热词背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一决定对娃娃鱼养殖产生了深远影响。
娃娃鱼的养殖对技术有一定要求,对养殖环境要求高,生长周期长,投资成本大,专用饲料研发难度高,对厨师手艺要求高等因素限制了其规模化养殖。然而,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娃娃鱼养殖的前景依然广阔。
未来展望:多元化发展
面对未来,娃娃鱼养殖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除了传统的食用养殖外,还可以考虑药用、观赏等多种用途,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同时,应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推动娃娃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