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秋季露地栽培,需掌握适宜播种期、土壤选择和田间管理等要点
紫甘蓝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在秋季露地栽培中颇受欢迎。要想种植出优质紫甘蓝,以下几个关键点不容忽视。
1. 播种期
紫甘蓝秋季露地栽培的播种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这个时期的气候条件适宜紫甘蓝的生长,同时也要注意避开高温多雨的季节,以免影响出苗和生长。
播种时间 | 适宜温度 | 注意事项 |
---|---|---|
6月中下旬 | 15-25℃ | 避免高温,确保播种质量 |
7月上旬 | 15-25℃ | 注意防止雨季影响 |
紫甘蓝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选择土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土壤pH值在6.0-7.0之间为宜。
- 土壤质地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佳。
- 前茬作物最好为非十字花科作物。
田间管理是紫甘蓝栽培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 浇水管理
紫甘蓝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但又要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病害发生。定植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生长旺盛期可增加浇水频率。
紫甘蓝对肥料的需求较高,一般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30-40千克,钾肥20-30千克。在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
紫甘蓝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蚜虫等。针对病虫害,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 霜霉病: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喷雾。
- 黑腐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 菜青虫:用0.3%苦参碱杀虫剂500-1000倍液喷雾。
播种前,我们需要做好苗床的准备。选择地势高而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土壤,并且避免前茬为十字花科作物。营养土需过筛,施入的有机肥要腐熟充分。播种时,使用遮阳网、防雨棚、穴盘育苗等措施,以防夏季高温多雨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紫甘蓝的育苗时间一般在5月末到6月初,以确保植株在移栽前有足够的时间成长。
播种后,子叶期温度应保持在15-20℃,真叶期则需控制在更高一些的温度。苗床管理需细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当苗长到5-6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定植。在此期间,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病害预防,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两次。
定植与田间管理
定植时,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株距35-45厘米,行距60厘米。定植后需立即浇水,以促进植株成活。定植缓苗后,浇2-3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田间管理中,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紫甘蓝争夺养分。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和菜青虫,可使用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苦参碱杀虫剂进行防治。
紫甘蓝生长期间,水分管理是关键。整个生长期间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定植缓苗后,浇2-3次水,直到幼苗成活。缓苗后进入莲座期,根据植株萎蔫现象和叶片色泽,适时浇水。地面过湿时,则应停止浇水,以避免根系腐烂。
采收
秋季紫甘蓝的采收时间一般在10月上、中旬。当叶球包合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紫甘蓝的收获不仅能提供新鲜的蔬菜,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