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种植竹笋,能否盈利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竹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材,市场需求逐年上升。那么,在2018年种植竹笋,能否实现盈利呢?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成本和生长周期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需求
近年来,竹笋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竹笋市场规模已达到1000亿元,预计2018年将突破1200亿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竹笋作为一种低脂肪、高纤维的绿色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成本分析
项目 | 成本 |
---|---|
土地租金 | 2000元/亩/年 |
种子及栽植费用 | 1000元/亩 |
肥料及农药 | 1500元/亩 |
人工费用 | 1000元/亩 |
其他费用 | 500元/亩 |
总计 | 6000元/亩 |
生长周期
竹笋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5年,其中第2年开始进入盛产期。竹笋的种植和管理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确保土壤排水良好。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充足。
- 适时采收,避免影响竹笋品质。
盈利潜力评估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8年竹笋的平均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6元。以一亩竹笋产量1000公斤计算,产值约为1.6万元。扣除成本6000元,净利润约为1万元。由此可见,2018年种植竹笋具有较高的盈利潜力。
一、竹笋种植的施肥艺术
竹笋作为一种高价值的农产品,其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在竹笋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施肥能显著提升产量与品质。例如,在新栽的竹林,春夏间使用稀释的人畜粪尿或尿素进行浇施,不仅能促进根群的发展,还能有效引发笋芽的生长。而秋季结合除草松土,施用栏粪或堆肥,更是能将肥料深埋入土,为竹笋的冬春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母竹的精耕细作。从第二年开始,逐年进行竹龄结构调整是提高出笋量与母竹质量的关键。在出笋高峰期后,合理留养新竹,同时间伐相应数量的老竹,确保每亩立竹量保持在1300株左右。这种策略既能保证竹笋产量,又能确保母竹的健康生长。
施肥时机和肥料种类对竹笋生长影响极大。以“形鞭肥”为例,在5-6月使用素效肥和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尿素50公斤,腐熟厮肥100担左右,深翻入土中20-25厘米,这样的施肥方法能有效促进竹鞭生长。
四、竹笋采摘与市场前景
适时采笋是保证竹笋品质的关键环节。当笋箨箨叶开始裂开,笋尖露出地表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这一时期采笋,既嫩且肥壮。一般每亩每年可累计产笋1500公斤左右。从市场前景来看,竹笋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的食品,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竹笋不仅是一种可以鲜食的蔬菜,其加工后的产品如烟笋烧肉、油焖烟笋、烟笋火锅、泡椒酸笋等,都深受消费者喜爱。竹笋中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竹笋的加工与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竹笋产业有望在绿色生态环保和健康生活的领域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资源培育、加工业发展,到市场网络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竹笋产业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