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花生青枯病症状表现为植株萎蔫,叶片变黄

花生青枯病,又称花生瘟,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对花生产量影响极大。了解其症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对于种植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花生青枯病症状表现为植株萎蔫,叶片变黄

一、花生青枯病症状

症状 描述
植株萎蔫 病株最初表现为叶片萎蔫,通常从主茎顶梢的第一、二片叶开始。
叶片变黄 叶片逐渐变黄,叶色暗淡,呈绿色。
根部腐烂 病株根部腐烂,导致植株失去吸水能力。

花生青枯病菌主要通过植株根部、茎部伤口或自然孔侵入,通过皮层组织侵入维管束,病菌繁殖后堵塞导管,并分泌毒素,使病株丧失吸水能力而凋萎。

1. 发病时间

花生青枯病主要发生在花生开花下针期,高发时间为6-7月份。

病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41℃,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

病菌随带菌土壤、病株残体、带菌杂草等传播。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到8年。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实行水旱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

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喷淋防治。药剂有噻菌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氢氧化铜等。

3. 土壤处理

改良土壤,酸性土壤播种前可用石灰、草木灰、过磷酸钙进行中性处理。对沙质地采取深耕改土,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在雨季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与水流传播病;旱地花生在播前进行短期灌水,可使病菌大量死亡。


了解了花生青枯病症状表现为植株萎蔫,叶片变黄,根部腐烂。,现在聚焦于花生青枯病:植株萎黄,根腐危机,防治刻不容缓。。

在花生种植区,青枯病如同一把悬在种植户头顶的利剑,威胁着花生的丰收。这种病害,让原本生机勃勃的田地瞬间变得凄凉,让种植户们痛心疾首。让我们一起揭开花生青枯病的神秘面纱,探寻防治之道。

病症特征:萎黄、根腐,植株的生命线被切断

花生青枯病症状表现为植株萎蔫,叶片变黄

发生规律:土壤带菌,连作加重病情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土壤带菌是发病的前提条件。连作花生田地更容易发生青枯病,因为土壤中的病菌数量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地区也容易发生青枯病。

防治措施:从源头入手,打好防治战

  •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花生品种,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 合理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轮作,避免连作。
  • 土壤处理: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噻菌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

赖坊乡是花生种植大乡,近年来青枯病在该地区蔓延,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为了有效防治青枯病,当地政府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采取以下措施:

  • 推广抗病品种:向种植户推荐抗病性强的花生品种。
  • 合理轮作:引导种植户实行水旱轮作,减少连作。
  • 土壤处理:推广土壤消毒技术,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数量。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组织种植户统一喷施药剂进行防治。

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赖坊乡花生青枯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花生产量得到了恢复。

未来展望:加强研究,攻克青枯病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