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种植甘蓝,能否盈利
甘蓝,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2017年甘蓝种植是否能够盈利,成为许多农户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市场供需、成本及价格波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农户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市场供需分析
近年来,甘蓝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尤其在春季和秋季,市场需求量较大。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甘蓝市场供应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2017年甘蓝市场供需关系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成本项目 | 金额 |
---|---|
种子 | 100 |
肥料 | 500 |
农药 | 200 |
人工 | 800 |
地膜 | 200 |
其他费用 | 200 |
总计 | 2040 |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7年甘蓝种植成本约为2040元/亩。
- 1. 甘蓝种植面积:若2017年甘蓝种植面积较2016年有所增加,则市场价格可能受到压制。
- 2. 产量:甘蓝产量与市场价格呈负相关,若2017年甘蓝产量较高,则市场价格可能较低。
- 3. 天气因素:甘蓝对气候条件较为敏感,极端天气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进而推高市场价格。
潼南区柏梓镇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底,全村有近600户村民入股,占全村总户数80%以上,是重庆市入股村民最多的村级合作社。一周前,600多亩甘蓝开始上市,每天采收量近70吨,销往重庆主城区。
五、种植建议
1.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甘蓝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合理安排种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避开市场供应高峰期。
4. 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
随着2017年的脚步渐行渐远,回首这一年甘蓝的市场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甘蓝种植前景并非一片光明,但也不至于黯淡无光。特别是在潼南区柏梓镇,一个村庄的合作社用实际的种植成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甘蓝种植的生动画面。
合作社的甘蓝丰收画卷
种植前的准备:苗床地消毒与种子处理
为了确保甘蓝种子的健康,播种前,合作社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处理。他们使用福尔马林兑水浇灌营养土,并在播种前2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营养土进行土壤消毒。同时,为了避免种子携带病菌,播种前用多菌灵浸种24小时。
培育壮苗:春季育苗的奥秘
从12月中旬开始,合作社采用小拱棚方式育苗盘育苗,以防止育苗过早导致抽苔。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还能够保证幼苗的茁壮成长,为后续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甘蓝种植前景:营养与市场的双重保障
甘蓝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如优质蛋白、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等,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国各地,甘蓝被广泛种植,作为蔬菜及饲料使用。其叶的浓汁还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中国重要蔬菜之一。
甘蓝的成本包括种子成本、育苗温室费用、肥料、农药、人工费用、地膜费用等,总计大约2040元。以每亩地产量3250kg计算,市场价格1.3元每公斤,总计可以获得4225元,每亩地利润约为2000-3000元,种植前景可观。
甘蓝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北方地区一般在春季、夏季、秋季露地种植,而东北、西北和华北高寒地区,则在春、夏育苗,夏季移栽。种子处理也是关键环节,使用多菌灵药剂浸种24小时,可以有效防治地下病虫害。
甘蓝富含甲硫丁氨酸,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此外,甘蓝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增强体内酵素系统的解毒能力,预防癌细胞转移。甘蓝的这些独特功效,使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
甘蓝的市场价格波动与风险规避
虽然甘蓝的市场价格并不算太低,但从菜农手中的收购价要比市场上的价格低很多。因此,错时上市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然而,并非所有种植户都具备冷藏条件,因此在种植甘蓝时,广大农户需要谨慎考虑,规避创业风险。
刘琪林领导下的合作社,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种植技术,使得600多亩甘蓝产量高达4吨左右,每公斤甘蓝的上市价格在2.6元左右。除去成本,这季甘蓝将获利近400万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致富机会。
2017年甘蓝种植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操作,依然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有意从事甘蓝种植的农户来说,掌握种植技术,了解市场动态,谨慎经营,是实现致富梦想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