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选种饲养管理技术,关注梅花鹿品种改良与科学饲养
梅花鹿,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鹿茸、鹿皮等资源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如何科学地选种、饲养和管理梅花鹿,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一、梅花鹿的基本信息
梅花鹿,又称白鹿,体型较小,身高约1米,体重不超过150公斤。它们以树叶、嫩枝等植物为主食,具有很高的食性特化。
基本信息 | 描述 |
---|---|
体型 | 较小,身高约1米 |
体重 | 不超过150公斤 |
食性 | 树叶、嫩枝等植物 |
品种改良是提高梅花鹿养殖效益的关键。
- 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优化群体结构。
- 选择遗传基础较好、遗传性能稳定、产茸量较高的优良品种。
- 通过选种选育,提高梅花鹿的茸用价值。
梅花鹿的饲养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策略。
1. 幼鹿的饲养
幼鹿的饲养主要包括哺乳仔鹿的培育、断乳仔鹿的培育和幼鹿的培育三个阶段。
- 哺乳仔鹿:保证仔鹿尽早吃到初乳,提供充足的营养。
- 断乳仔鹿:提供易于消化、营养较全的饲料。
- 幼鹿:逐渐增加运动量,提供多样化的饲料。
- 生茸前期: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
- 生茸期:保持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
- 生茸结束期:补充钙、磷和微量元素。
- 配种期:控制膘情,调整饲料配方。
- 怀孕期: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母鹿体质健康和胎儿发育正常。
- 哺乳期:保证母鹿分泌充足的乳汁。
- 环境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鹿舍通风良好。
- 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检疫,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五、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通过引进双阳梅花鹿品种,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使鹿茸产量提高了30%。具体措施如下:
- 选育优良品种:引进双阳梅花鹿品种,提高茸用价值。
- 科学饲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
- 加强管理:定期进行检疫,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梅花鹿养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们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品种改良、科学饲养和管理,相信梅花鹿养殖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育成鹿,指的是梅花鹿出生后的第二年到第三年的幼鹿。这个阶段,幼鹿的生长发育速度显著加快,因此,饲料的营养成分需要丰富,精粗饲料的搭配要科学合理。在精料中,豆类的比例应为40%,玉米20%-30%,糠麸类30%-40%。同时,运动场地应尽量宽敞,公母鹿分圈饲养,以确保鹿群的健康成长。
梅花鹿作为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食草动物,其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驯养较晚,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饲养标准。为此,近10年来,我国梅花鹿饲养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梅花鹿的饲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生茸前期,日粮配制应以禾本科籽实类50%、豆科籽实类30%和糠麸类20%为主。此时,给鹿增加精饲料尤为重要,优质蛋白质饲料如鱼粉等,有助于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生茸期机体代谢打下基础。
在制定梅花鹿种鹿标准时,既要考虑个体的产茸量,也要关注梅花鹿的品种和种鹿所在群体的种群数量。充分利用当前鉴定和审定的梅花鹿品种,如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等,这些品种经过长期选种选育,遗传基础好,遗传性能稳定,产茸量较高。
哺乳期仔鹿的哺乳期大约为90天左右。母鹿在哺乳期内,主要分泌乳汁供给仔鹿。日粮的配合应包括豆科籽实类40%,禾本科籽实类25%,糠麸类35%。多汁饲料及青粗饲料应视各地条件而选择应用。精料每天喂2-3次,青粗饲料可任其自由采食,饮水要清洁充足。
断乳仔鹿的饲料应易于消化,营养全面。在圈内饲槽架上放足青嫩多汁饲料,如青柞树叶、杨树叶、新鲜果树叶、优质青草等,保证圈内昼夜都有饲草和饮水,自由采食,自由引水。精饲料每昼夜4次。
通过以上技术和经验希望能为广大养鹿者提供参考,使其能更好地进行梅花鹿的饲养管理。随着我国梅花鹿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将更加科学、规范,为我国梅花鹿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