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存在添加禁用药物等猫腻,影响食品安全
作者:茶韵耕夫•更新时间:9小时前•阅读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泥鳅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佳的水产养殖品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近日某地区查出的泥鳅药物残留超标事件, 引发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事件回顾:泥鳅药物残留超标引发关注
时间 | 事件 | 涉案金额 |
---|---|---|
2024年12月 | 岳塘区市场监管局在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中发现,辖区内两家经营户售卖的水产品存在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 7400万元 |
2024年6月 | 岳塘执法人员接到通报,在养殖与销售环节,存在部分养殖户、商家为减少病死率而滥用抗生素的恩诺沙星添加,且药物残留严重超标。 | - |
据调查,这些恩诺沙星超标的泥鳅主要通过以下链条销售:广东省水产收购商叶某、何某,从养殖户手中收购大量恩诺沙星超标的泥鳅,销售给湖南等地的水产批发商和零售商。
滥用药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恩诺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然而,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引起轻度胃肠道刺激或不适,如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症状,大剂量或长期摄入还可能引起肝损害。
据宜宾市翠屏区白沙组团BS-a-02-02地块黄桷坪家园农贸市场内庞增华的泥鳅检测报告显示,其恩诺沙星检验值为113μg/kg,标准值为100μg/kg;氧氟沙星检验值为43.7μg/kg,标准值为不得检出,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
泥鳅养殖存在的问题
在水产养殖行业,一部分养殖户为追求利润,忽视了食品安全,滥用禁用药物。
- 1. 滥用抗生素:部分养殖户为减少病死率,滥用抗生素,导致药物残留超标。
- 2. 饲料添加违禁成分:部分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违禁成分,如激素等,以提高泥鳅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 3. 水质管理不善:部分养殖户对水质管理不善,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泥鳅的生长和品质。
为保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泥鳅养殖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滥用禁用药物等违法行为。同时,养殖户也应提高自律意识,加强养殖技术和管理,确保泥鳅养殖的食品安全。
- 1. 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提高养殖户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引导其科学养殖。
- 2. 完善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对养殖产品的抽检力度。
- 3. 严格执行法规:对违规使用禁用药物的养殖户,依法予以处罚。
案例背景:养殖户滥用抗生素,追求短期利益
对策:加强监管,规范养殖行为
泥鳅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其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这起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关注食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
一、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 1. 鱼痘病: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避免鱼群密集,保持水质清洁。 2. 肠炎病:投喂新鲜、干净、无污染的饲料,加强水质管理,及时清除病鱼。 3. 烂鳃病: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避免鱼群密集,加强饲料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