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花期管理需注意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等
一、春季气温回暖,桃树花期管理正当时
管理要点 | 具体措施 |
---|---|
温度管理 | 夜间温度控制在3摄氏度至5摄氏度,预防倒春寒对桃花的影响。 |
湿度管理 | 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的发生。 |
肥水管理 | 春季是氮与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的重要时期,施肥应以速效氮肥和中量元素为主。 |
人工授粉 | 对于没有花粉或者坐果率低的品种,在花期遇倒春寒时,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
病虫害防治 | 及时消灭越冬蚜虫、桑白蚧以及褐腐病、穿孔病、疮痂病的初侵染源。 |
桃树花期气温变幻无常,一定要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于桃花的影响。
- 在花前灌水,能降低地温,延缓根系活动,推迟花期,减轻或避免霜冻危害。
- 将树干涂白,使树体温度上升缓慢,延迟花期3-5天,避免和减轻霜冻。
- 在果园内熏烟防霜,熏烟能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发,起到保湿的效果,换吸收湿气,提高地温,减轻或避免霜冻。
桃树的开花期和幼果期是对水分反应的敏感期,同时也是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时期。因此,保持适宜的湿度至关重要。
- 避免湿度过高,以免导致病害的发生。
- 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和杂草,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春季是桃树氮与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的重要时期,施肥应以速效氮肥和中量元素为主。
- 施肥:每亩施入尿素15公斤+硫酸钾钙镁25公斤+微生物菌剂20公斤。
- 浇水:抓好花前和落花浇水两个时期,花前浇水可促进花芽萌动、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落花后进入幼果形成、膨大期以及新梢伸长期,这时浇水可以促进新梢、叶片以及幼果生长,避免因缺水而引起的落果现象。
- 消灭越冬蚜虫、桑白蚧以及褐腐病、穿孔病、疮痂病的初侵染源。
- 萌芽前或露红期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控制病原菌。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桃树花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温度、湿度、肥水、病虫害等因素。只有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桃树花芽分化与开花,提高桃树的产量和质量。
一、肥水管理:为桃树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费县,徐明举高级农艺师强调,春季是桃树花期、花后及第一次生理落果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的始发阶段。果农们需围绕提升坐果率,科学施肥。去年秋季已施用菌肥、有机肥、微肥及复合肥的果园,此时应以速效氮肥和中量元素为主。建议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配合硫酸钾钙镁25公斤和微生物菌剂20公斤。同时,浇水要抓住花前和落花后的关键时期,确保桃树生长所需的水分。
二、人工授粉:助力桃树繁花似锦
对于花粉不足或坐果率低的品种,人工授粉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去年秋季,我们选择花期早、花粉多、亲和力强的品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采集花粉,在室内阴干,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0-25度,然后放入冰箱保鲜层保存。使用毛笔蘸取花粉,点授在雌花的柱头上,一次可授3-4朵花。一般授粉时间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若遇下雨或晚霜,需重复进行授粉。
三、病虫害防治:守护桃树健康
在桃树花期,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在萌发前,要及时消灭越冬蚜虫、桑白蚧以及褐腐病、穿孔病、疮痂病的初侵染源。使用石硫合剂全园喷施,或喷施敌杀死1000-1500倍液或毒死蜱2000倍液,能有效预防病虫害。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华北地区大部分桃树进入花期。此时,花粉、花蕊对药剂敏感,一般不适合喷洒化学农药。但疏花、保花、疏果、定果是关键时期,需根据花量、树体长势、营养状况,确定疏花定果措施,保证果树丰产与稳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