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大豆收割时间影响产量,最佳收割期需根据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确定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收割时间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量和品质。在这个问题上,种植户们需要综合考虑大豆的生长周期以及气候条件,以实现最佳收割,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大豆收割时间影响产量,最佳收割期需根据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确定

大豆的生长周期

大豆的生长周期大约在5个月左右,具体时间会因品种和种植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豆从播种到成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播种期:春大豆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
  • 发芽期:播种后大约55至60天,此时大豆开始发芽。
  • 开花期:在发芽后约20天左右,大豆开始开花。
  • 结荚期:开花后不久,大豆开始结荚。
  • 成熟期:结荚后一段时间,大豆逐渐成熟。

气候条件对收割时间的影响

  • 温度:开花期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结荚鼓粒期最适生长温度为21℃—23℃,成熟期最适生长温度为19℃—20℃。
  • 水分:大豆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水分不同,干旱或水分过多都可能影响产量。
  • 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大豆的最佳收割时间通常在黄熟期后至完熟期之间。

  • 外部形态:叶已脱落,茎杆变黄,豆荚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颜色。
  • 手摇植株籽粒发响。
  • 大豆籽粒重量适中,水分含量适宜。
地区 播种期 收获期
东北地区 清明前后 9月初
黄淮流域 清明前后 9月初
长江流域 清明前后 9月初
华南地区 清明前后 9月初
  • 干旱:在干旱条件下,大豆可适当早收,以避免水分过度蒸发。
  • 洪涝:在洪涝条件下,大豆可适当晚收,以减少病害发生。

精准把握,大豆收割的最佳时机

在农业领域,大豆的收割时机对于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想象一下,一片金黄的大豆田,每一个豆荚都蕴含着希望与收获。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这一季的大豆产量最大化呢?

观察大豆植株的外部形态是关键。当大豆的叶子开始脱落,茎杆变黄,豆荚呈现出本品种特有的颜色,且手摇植株时籽粒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时便是收获的最佳时机。春播大豆通常在清明前后播种,9月初收获;夏播大豆则在小麦收获后播种,9月底至10月初收获。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大豆播种期稍晚,但收获期相差不大,一般集中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大豆收割时间影响产量,最佳收割期需根据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确定

气候条件是影响大豆收割时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干旱、雨水过多、空气湿度大等都会对大豆的成熟和收割产生影响。例如,干旱气候下,大豆可能会提前进入成熟期,这时可以适当提前收割;而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则应适当晚收,以减少水分对豆荚的影响。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21年12月,帕拉纳州因作物播种时间早,已经进入成熟收割期,但干旱已经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可逆影响,产量损失已经确定。这一案例提醒我们,气候因素对大豆收割时机的影响不容忽视。

机械与人工,收割方式的选择

在收割方式上,大豆可以分为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两种。人工收割适合于小面积或地形复杂的大豆田,而机械收割则适用于大面积、平坦的土地。在人工收割时,应选择晴天早上进行,以减少水分对豆荚的影响;机械收割则应在植株叶片全黄时进行,以确保收割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豆籽粒还没有充分成熟时,进行机械收割会出现青豆混杂,不仅品质差,而且不易销售,容易被压价。因此,合理选择收割方式,对于保证大豆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以我国某农业企业为例,通过引入AI技术,实现了大豆收割时机的精准预测,2022年该企业大豆产量较往年提高了15%,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精准把握大豆收割时机,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大豆植株的外部形态、关注气候因素、合理选择收割方式以及应用AI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大豆收割的精准化,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2639.html